專訪:一個「鼠魚」小白的鼓手人生
最近無意間在社群網站上看到紅鱗水族所分享的一段影片,是由一位客戶所拍攝的鼠魚飼養缸,心想如果可以將水族玩家的飼養經驗分享給更多愛好者一定很棒,於是在劉店長的引介之下,小編展開了「Fishbook 非魚不可」的第一次玩家專訪!

這次尋訪的對象「小白」吳柏廷先生,目前與家人同住在新北市的三重。他不但是一位獨立樂團(落差草原WWWW 以及 Manic Sheep)的年輕鼓手,同時也是一位爵士鼓老師,而他主要的飼養對象是老鼠魚。以下透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讓他跟讀者們分享他養魚的心路歷程和飼養技巧。
(F – 小編 W – 吳柏廷先生)
F:小白,很高興認識你,請問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踏上養魚之路的?又為什麼會喜歡老鼠魚?
W:很小的時候就對動物很感興趣。在開始喜歡水族之前其實很喜歡昆蟲,家裡有好多飼育盒養著獨角仙、竹節蟲和學校自然課要用到的蠶寶寶。而印象中會想養魚,則是某次家人帶著我逛一間家具量販店,其中有一區就擺放著一個養著金魚的水族箱,站在水族箱前的我腦中頓時被魚的可愛模樣所吸引,因此浮現想養魚的念頭,當時大約是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向媽媽表明想要擁有一個魚缸的要求,媽媽也很意外地爽快答應了,也正式開始建構了對水族飼養的興趣。
小學時期其實飼養的魚種從初學者會先入門的孔雀魚、球魚、斑馬,一直到後來開始對一些中、大型肉食魚類產生興趣後所飼養的珍珠魟、一號半紅龍、虎皮鴨嘴等都有嘗試過,但因為年幼無知,對於水質、硝化系統之類養魚人應該要知道的基本概念,都沒有太過深入的研究,也因此不小心養死了不少魚。然而會對鼠魚有興趣也是那段時期的事情了,平常總是不斷翻閱各個魚類圖鑑的我,其實對鯰魚的樣子非常喜歡。家裡當時有一個小的閒置魚缸,也就產生了想要收集一些小型鯰魚的想法,開始養了一些較平價的花鼠、白鼠、咖啡鼠、小精靈、鬍子等等。而原本對於鼠魚的定位是撿撿殘餌的工具魚,後來飼養後仔細觀察發現其行為模式和模樣很可愛逗趣,第一次愛上鼠魚應該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吧!後來因為國中到大學不在台灣的緣故,雖還是有養魚,但都是非常短暫的。一直到 2014 年大學畢業回到台灣以後才又重拾養魚的興趣,並且飼養的主要魚種就是從以前就很喜愛的鼠魚開始。

F:現在有幾個水族箱,分別飼養那些魚種?
W:家裡目前有兩個水族箱,大小分別是 3 呎標準缸及 1 呎立方缸,兩缸都以飼養鼠魚為主。由於短吻鼠魚中的白豹鼠或新煙圈鼠之類的魚種,個性比較溫和、緩慢,和其他較大型的中、長吻鼠魚長期混養會受到壓迫,之後才把牠們獨立至一呎立方缸中飼養。

F:你可以告訴我們,飼養鼠魚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有哪些嗎?
W: 開始認真研究飼養鼠魚的這段時間,發現其實鼠魚算是蠻強壯的魚種,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敏感脆弱,當然前提是必須給他一個適合的環境,這個觀念當然也可套用在飼養任何魚種上。相信在做足功課的情況下,飼養鼠魚都能得心應手,另外養成多爬文找資料及諮詢專業店家也是很好的經驗累積。
設缸方面,大部分鼠魚為底棲魚種,所以魚缸的選擇上建議可以以底面積較寬闊的款式好讓牠們有足夠的空間活動。缸內擺設盡量避免太過複雜或放置非自然的造景(如拱橋、海綿寶寶鳳梨屋等),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鼠魚被卡死在造景裡頭的風險。個人認為最理想的佈置就是一個不佔太多底面積、有一些細枝可以使其站立的沉木,配上少少簡單的水草就很棒了。而底砂方面,因鼠魚的原生環境底床皆是細軟沙子,所以飼養時選用如熱帶雨林砂、黃金流砂之類的中性細砂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一方面也可以觀賞到鼠魚把整個頭塞到底砂裡頭翻找食物並從鰓部噴出沙子的可愛模樣,而因為這點,也應盡量避免使用會影響水質酸鹼度、尖銳的底砂(如黑土、珊瑚砂等)。尖銳的底砂容易因摩擦而造成鬍鬚斷裂,甚至傷及整個口器。底砂厚度我認為鋪個薄薄的,約 0.5 cm 左右是最理想也最好清潔的,倘若鋪得太厚又不常翻砂清潔的話很容易藏汙納垢。

再來就是不同種間的鼠魚混養。鼠魚種類百百種,相信絕大部分的鼠魚愛好者都難以只飼養單一或二種鼠魚,每一種花色都會想要收集一隻,所以就更是要注意不同種鼠魚之間的適宜水溫、習性等。就習性 / 食性而言,根據自己的經驗,狐狸吻的鼠魚相較之下通常都比較強勢、也帶有領域性,而短吻通常較為溫順,甚至有些非常害羞,如米老鼠、歐提格鼠這類頭型看起來比較鈍的鼠魚通常吃東西都非常慢,若是與狐狸吻鼠魚混養時都要特別注意是否因為食性較慢而搶不到食物,造成營養不良甚至緊迫的問題。另外體格看起來非常好的短吻/長吻巨無霸鼠其實也是如此,像這類的鼠魚我也建議適合單獨飼養。
附帶一提,有些鼠魚如太空飛鼠、黑影鼠等等其實非常不耐高溫,但因為牠們帥氣的外表還是很吸引人購買飼養,不過如果在沒有冷水機或 24 小時冷氣放送的情況下飼養,台灣夏季炎熱的天氣水溫隨便就破 30 ℃,有非常大的機會會熱死牠們,應該多評估自己是否能長時間提供低溫環境(如冷氣房或加裝冷水機),再來考慮飼養這類鼠魚。


F:你如何管理缸中的水質和水溫?魚隻生病時如何處置?
W:個人屬於換水派的,自己的經驗中覺得鼠魚是喜歡新水的。在台灣,夏天時期的炎熱氣候易使水溫偏高,水溫高的情況下溶氧量較低且細菌會變得較為猖狂,鼠魚好涼爽的水溫,所以這個時期都需要多留意鼠魚的狀況。我自己有在魚缸上方加裝了一個橫流扇降溫,不過因為風扇降溫法的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室內濕度及通風程度),有時候很難降到理想溫度,所以另外能做的方式是約兩、三天就會進行約 60 % – 90 % 不等的大量換水,並增加缸內水流及打氣量。而冬天是最好照顧鼠魚的時期,我認為只要確保水溫不要過大幅度的震盪應該都可以穩穩的飼養。在天氣降溫前準備好品質穩定的控溫棒並確保能夠正常運作即可。
關於魚病處理,因為時間和空間上等瑣碎因素,一直都沒有好好的設置一個檢疫 / 醫療缸,所以魚生病的時候只能整缸一起處理。不過目前有遇過的症狀有三代蟲以及不久前才治療完畢的白點病(印象中上次得白點病是小學的事情了…),幾乎都傾向全缸治療,因為這些都是繁殖快且易傳染的體外蟲,所以就算單獨把病魚抓出治療也難保原缸沒有體外蟲潛伏著。對於鼠魚用藥其實很多人也都會有很多的誤解及畏懼,認為鼠魚不耐藥,但就我治療鼠魚的經驗中其實他們對藥劑沒有想像中那麼敏感,而會產生鼠魚不耐藥的誤解也通常是因為每當鼠魚有明顯病徵出現時,往往都已經是病入膏肓的程度了,這時下藥通常也只是加速牠們死亡而已,所以確保水質良好,並且每天仔細觀察每隻鼠魚的身體及進食有無異狀,算是基本日常。
定時整理過濾設備及其濾材,發現鼠魚表現有些微異常就應盡早針對病症治療,用藥時遵照說明書足量使用,不任意減藥、混藥或使用無根據的偏方,幾乎都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治癒。
F:請就餵食方面分享你的經驗好嗎?
W:因為飼養的鼠魚種類中有些對人工飼料的接受度不高(狐狸吻型鼠魚),所以餵食方面大部分都以冷凍赤蟲為主,一天一餐,而冷凍赤蟲對大部分的魚隻來說有近乎瘋狂的吸引力,具備豐富蛋白質,消化及吸收上也是優於人工飼料的,不過多數人對於餵食冷凍赤蟲這件事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顧慮,因為是赤「蟲」,所以很直接的就會把它與體內寄生蟲聯想在一起,但事實上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絕對關係,只要確保投餵是新鮮的冷凍赤蟲,基本上當做主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每種魚其實或多或少都有體內蟲寄生,不過在魚隻健康的狀態下是處於平衡共生的狀態,往往都是在水質狀態條件差、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才會趁機爆發。在正常足量餵食的情況下鼠魚都會吃到肚子鼓鼓的,但若發現鼠魚進食吞吞吐吐,吃完肚子也還是平平甚至有些凹陷,就要多多留意了,這通常都是緊迫或是體內蟲爆發的病症表現,應及時移出單獨照顧觀察。自己偶爾會搭配一些品質較好的人工飼料(草食、肉食等)和澳洲黑蟲乾來增加食物營養豐富性,應避免飼料過於單一化。以下為餵食冷凍赤蟲的影片:

F:你的水族箱中除了底棲的鼠魚外,還飼養了其他魚種,以你的經驗,該如何選擇鼠魚的缸友又同時兼顧牠們的健康呢?
W:鼠魚的戰鬥力為 0,除了狐狸吻鼠魚偶爾會有些很無害、很滑稽的追尾打鬥情形外,幾乎算是很好又友善的「室友」。不過當混養其他魚種就要稍加留意這些魚種的個別習性,例如應避免混養兇狠的中/大型肉食魚、一些會偷咬別人身體或鰭的魚種等等,另外金魚也應避免,原因在於其貪吃的個性,若飼養的鼠魚體型又剛好較小,很容易誤食造成兩敗俱傷,此類案例在各大水族社團中屢見不鮮。
燈魚是最常被拿來與鼠魚混養的魚種,不過有些燈魚的搶食太過快速,如果飼養數量較多,就要特別注意餵食量是否足夠在燈魚瘋狂搶食之際,又可以餵飽底下的鼠魚們;要知道餵食量增加勢必也會增加過濾的負擔,所以應多多拿捏。還有混養魚種的飼養條件(適合水溫、水質等)應盡量與飼養的鼠魚們相近,否則因遷就 A 魚的習性而造成 B 魚的不適應,其實不是很妥當。
F:對於未來想飼養鼠魚的魚友,你有什麼建議可以提供呢?
W:建議前往專業且有認真在照顧魚隻的店家購買鼠魚,勿貪小便宜隨處亂買,因為價錢除了稀有度外,往往都是反應在店家有無確實做檢疫魚隻的動作,這點很重要。多數鼠魚都是野生進口,而身上都容易夾帶有一些如三代蟲這類高傳染力的體外寄生蟲,或因為長時間運輸問題造成的細菌感染,若在沒有設置檢疫缸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主缸內,可能造成魚隻因換新環境而爆發病症死亡,甚至傳染給舊魚造成倒缸的悲劇。另外也要培養選購魚隻的能力,若缸內的鼠魚有呆滯、不平衡、溶鬚、體色慘白、肚子凹陷瘦弱等狀況,都應避免購買。設缸時應盡全力提供魚隻最好且適合的環境,準備多種適合的餌料,並適當的控制自己三不五時就想買魚的慾望,必須衡量自己的能力及魚缸狀態,才能將把魚養死的挫敗感及風險降至最低。

F:還有需要補充的部分嗎?
W:從 2014 年正式開始飼養鼠魚,當中不斷的學習與嘗試,也經歷了很多失敗及挫折,但這些寶貴的經驗都讓我技術增長,並更加喜愛養魚這件事情,特別是對於鼠魚的迷戀也是有增無減,希望自己在照顧鼠魚這方面能夠再更進步、更全面。目前最期望能找到方法徹底解決的是關於鼠魚鰭外緣的白色增生物問題,因為嘗試過改善水質或甚至用藥皆無法根治,所以期盼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精準的找出問題所在並改善。
養魚不是件輕鬆簡單的事,特別當你又是飼養一些需要特別花心思照料的魚種,但養魚所帶來的樂趣、療癒感及成就感,我認為是其他寵物所無法輕易比擬的,也很期望自己的分享能讓更多的愛好者投入。
TANK DATA
水族箱尺寸 | 三呎標準缸(90 x 45 x 45 cm) |
過濾系統 | 77 L ADP揚水馬達搭配底濾式上部過濾槽、Eheim 2215圓桶 + 森森前置桶 |
照明 | T8 燈具 |
底材 | 熱帶雨林砂、少量亞馬遜河砂 |
日常管理 | 換水: 夏天 2 至 3 天一次 / 冬天 4-6 天一次 ,每次 60 % – 90 % 不等,自來水過三胞胎除氯後入缸
水溫:夏天 26-28 ℃ / 冬天 24 ℃ 餵食: 主食為冷凍赤蟲一天一餐,偶爾多一餐餵食人工飼料 |
飼養生物 | 鼠魚:紅帆鼠 Corydoras concolor * 4、國王豹鼠 C. caudimaculatus * 1、阿圭尼斯鼠 C. araguaiaensis * 1、帝王紅頭鼠 C. sp. C038 * 2、薩瑞塔鼠 C. serratus * 1、長鼻翠綠鼠 C. sp. Emerald Green Longnose Jurua * 1、祕魯帝王鼠 C. sp. CW006 * 1、巴西帝王鼠 C. narcissus * 2、黃金鼠 C. melanotaenia * 1、阿瑪帕鼠 C. amapaensis * 2、海盜鼠 C. sychri * 1、印地安鼠 C. arcuatus * 1、超級舒瓦茲鼠 C. sp. cf. schwartzi Super CW028 * 1
燈魚:紅唇可卡燈 Moenkhausia cosmops * 1、紅衣夢幻旗Hyphessobrycon sweglesi * 6、公主燈 Hemigrammus ulreyi * 3 異型:金老虎異型 Peckoltia vermiculite * 1、皇后黃珍珠異型 L177 Baryancistrus xanthellus * 1、金點米粒異型 Hypancistrus sp. L136b * 1、黃金帝王迷宮異型 Hypancistrus sp. L333 * 1、小鬍子異型 Ancistrus sp. * 1 其他底棲魚:迷你蝴蝶貓 Hara jerdoni * 3、馬面鼠 Acantopsis dialuzona * 2、中華花鰍 Cobitis sinensis * 2 |
水族箱尺寸 | 一呎立方加高缸(30 x 30 x 35 cm) |
過濾系統 | 銀箭 PF-1000 外掛過濾、水妖精 + EIKO 3500 打氣機 |
照明 | FLEXI mini 2 |
底材 | 熱帶雨林砂、少量黑曜石 |
日常管理 | 換水: 夏天 2 至 3 天一次 / 冬天 4-6 天一次 ,每次 60 % – 90 % 不等,自來水過三胞胎除氯後入缸
水溫:夏天 26-28 ℃ / 冬天 22 ℃ 餵食: 主食為冷凍赤蟲一天一餐,偶爾多一餐餵食人工飼料 |
飼養生物 | 鼠魚:白豹鼠 C. atropersonatus * 3、黑箭米老鼠 C. sp. C096 * 1、新煙圈鼠 C. sp. New evelynae CW112 * 2 (其中一隻是去年年中輸入台灣,盤商稱之為巴西煙圈鼠,不確定是否為同一物種)
燈魚:金燈 Hemigrammus rodwayi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