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夢幻活餌現身了

每天生活都過得很忙碌,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不過每天還是會努力撥出一點時間來玩餌料生物。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這麼多年來我終於找到一種夢幻般的餌料生物:晶囊輪蟲(Asplanchna) (圖 1)。
科學文獻對於晶囊輪蟲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並不多,更何況是一般觀賞魚養殖者,根本連聽都沒有聽過。所幸我在2018年的四月第一次遇見了它,花了約半年的時間後,終於能夠駕馭它了。

晶囊輪蟲有別於大家所認識的輪蟲,它是一種大型肉食性的輪蟲,體長能到達 1 mm,比水蚤或豐年蝦苗還要大,肉眼就能看見它(圖 2)。外觀就像是透明小氣球一樣,會在水中慢慢游動。生活史跟大家認知的輪蟲一樣,分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兩種方式;平常是以孤雌生殖來繁殖,是少數以胎生方式來繁殖後代的輪蟲。就如同大家最熟悉的孔雀魚一樣,卵直接在母體內發育成幼體後再排出母體。在逆境時會以有性生殖方式產出休眠卵來度過逆境。(圖 3、圖4)。口端上有感光器,因此個體具有趨光性,用手電筒一照便容易將其聚集在一起。

為何我稱它是夢幻般的餌料生物呢?
- 很好飼養,不需要打氣。簡單來說,只要提供對的環境,「放著」就能變多了。
- 增殖速度比水蚤快,約一天就能增殖1-2倍(圖 5)。
- 皮薄肉多,對於育苗來說是有很好的優勢,不需要擔心魚苗吃了會噎死或消化不良。
- 能在淡水中存活很久,個體壽命約一週的時間,完全大勝豐年蝦無法在淡水中存活過久,與線蚓(白蟲)會被淹死而導致的殘餌問題。
白話來說,就是投餌餵魚後不用管水質惡化的問題,即使餵食過多也沒有關係。
以我目前實際餵食的兩種魚種-歐娜提彩虹鱂(Rivulus ornatus)與紅蓮燈(Paracheirodon axelrodi)魚苗(圖 6)來說,這兩種魚苗,是能靠晶囊輪蟲順利長大的。因為投餌後沒有殘餌造成水質惡化的問題,不需要刻意換水,所以降低了魚苗因換水使水質驟變而造成窘迫的負面影響,進而提高魚苗育成的成功率。

因為晶囊輪蟲主要以小型輪蟲、草履蟲、眼蟲為食,所以準備大量的原生動物作為其食物是基本條件。也因為以原生動物為食的特性,用晶囊輪蟲做為投餵魚苗的餌料生物時,因原生動物過多而干擾魚苗生長的狀況也同時被降低了。

總結以上眾多的特性:好養、好吃、無殘餌,同時又能降低水體的原生動物來維護水質。這樣的餌料生物你能說不夢幻嗎?
想要請按這裡:https://goo.gl/8gehx6
#本圖文經作者授權刊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