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隻南美短鯛──鳳尾短鯛

南美短鯛(S.A. dwarf cichlids)對於 90 後的年輕世代而言,是相對陌生的一群觀賞魚類,因為當他們出生時,才正是這群南美洲產小型慈鯛(Dwarf cichlid)開始被引進台灣的水族市場、正嶄露頭角的時期。而其中的元老魚種──「鳳尾短鯛(Cockatoo dwarf cichlid)」,可能是許多短鯛迷所飼養的第一對短鯛… 

圖.文|Flair Wang

協 力|宏觀觀賞魚繁殖場.華洋水族貿易.AC 草影水族

  由於雄魚背部前三至四根硬棘格外延伸,彷彿原產於澳洲的鳳頭鸚鵡(cockatoo)頭上的羽冠般,可自由收展,因此有了「Cockatoo cichlid」這個稱號,就連牠們的種小名「cacatuoides」也是源自這個詞源。按理說其中文名應被稱為「鳳頭鸚鵡短鯛」,只是不知道為何當時到了台灣卻變成了「鳳尾短鯛」,會不會是跟牠們尾鰭上的紅、黑色塊斑有關呢?

由於雄魚背部前三至四根硬棘格外延伸,彷彿原產於澳洲的鳳頭鸚鵡(cockatoo)頭上的羽冠般,可自由收展,因此鳳尾短鯛有了「Cockatoo cichlid」這個稱號

鳳尾斑

  鳳尾短鯛(Apistogramma cacatuoides)早在上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進入水族貿易市場,歷史非常悠久,因此我們一般在市面上常見的個體,多半已經是培育進程悠久的水族品系(Aquarium strain),和野生個體在外貌上已出現不小的差距。鳳尾短鯛的人工品系大致可分為兩大系統:一類是魚鰭上有著由黑色外框包圍紅色碎斑的雙紅鳳尾(Double red)或超紅鳳尾(Triple red);另一類則是魚鰭上呈現橘色無雜斑的橘帆鳳尾(Orange flash)。

鳳尾短鯛的各個水族品系:a. 超紅鳳尾;b. 黃化種的黃金鳳尾;c. 橘帆鳳尾;d. 黃金橘帆鳳尾

  鳳尾短鯛魚鰭上的紅、黑色斑紋被俗稱為「鳳尾斑」,這種紋路特徵源自於部分野生個體尾鰭上的斑紋(並非每一隻野生魚都有),在人工繁殖過程中,經過人為刻意選育,將這種特徵保留下來並發揚至後代的結果。經過幾十年的累代繁殖下,這種鳳尾斑特徵已經成為鳳尾短鯛的體色象徵及觀賞價值所在。如今市售個體不僅紋路表現相當穩定,並且分布範圍也不斷擴大,從尾鰭延伸至背鰭、臀鰭甚至腹鰭上,而牠們的英文商品名也會依照其斑紋的分布多寡及色度,分為「Double Red」、「Triple Red」及「Super Red」等等。想當初牠們剛輸入台灣市場時,業者還會依照尾鰭上紅色斑塊的多寡,細分出「1 / 4 紅」、「1 / 2 紅」等名稱來區分其等級並定價呢!時至今日,想見到尾鰭沒有布滿鳳尾斑的個體還真不容易,而商品名也幾乎都以超紅鳳尾或血紅鳳尾短鯛來販售,早期那種幾分之幾紅或雙紅鳳尾等稱呼已不復見。

尾鰭上方紅黑色交雜的塊斑一般俗稱為鳳尾斑,圖中為具有鳳尾斑的野生鳳尾短鯛雄魚
經過數十年的人為選育下,鳳尾短鯛從野生個體尾部僅有少許的橘紅色斑紋,演變成如今斑紋布滿魚鰭的模樣

桀驁不馴的野性魅力

寬厚的藍色大嘴讓鳳尾短鯛更加具有震懾力

  若非人工累代選育而造就其艷麗的外貌,其實野生鳳尾短鯛在上百種南美短鯛種類中,並非體色特別出眾的一群。然而和同家族的其他近似魚種一樣,牠們之所以能夠在短鯛界屹立不搖,除了體質強健易飼,加上眾多色彩豐富的人工改良品系外,靠的就是那粗曠豪邁的野性魅力。

  既不若阿卡西短鯛那樣飄逸優雅、也沒有藍袖鯛那樣的秀麗精緻,鳳尾短鯛用牠粗曠的身形、巨大的頭部比例和寬厚的藍色大嘴,搭配那如同印地安人頭上的羽冠頭飾以及大琴尾,讓自己看起來就像是一名驍勇善戰的戰士,全身散發出狂傲不羈的野性氣息。這樣的特質,自然吸引了一群喜愛此風格的魚友飼養。野生原種相較之下雖無人工改良品系那樣華美的魚鰭裝飾,卻反而呈現出其原始、毫無人工雕琢的面貌,可謂野味十足!對於喜歡野生鯛的魚友來說,或能從飼養牠們的過程中體驗到另一番樂趣。

尾鰭缺乏鳳尾斑的野生雄魚,別有一番風味

分布

  鳳尾短鯛一般被認為是分布於亞馬遜河上游流域、也就是以祕魯地區作為大本營的魚種,在納內河(Rio Nanay)、烏卡雅莉河(Rio Ucayali)等著名的祕魯境內河域中可以發現牠們,然而牠們的分布範圍其實還擴及到哥倫比亞與祕魯交界的普圖馬優河(Rio Putumayo),以及巴西的蘇利摩河(Rio Solimões)等流域。至於其他分布在其他流域的相似種,有可能是鳳尾短鯛的地域型態或是尚未被科學描述的新種,身分仍有待釐清。

野生的鳳尾短鯛不僅可從祕魯輸入,偶爾也會從鄰近的哥倫比亞或巴西進口。圖為哥倫比亞輸入的雄魚個體

飼養與繁殖

  鳳尾短鯛堪稱是南美短鯛中最容易飼養的種類之一,無論是人工品系或野生採集個體皆是。牠們的原生棲地型態很多樣化,但是大致離不開底層布滿落葉、流速緩慢的小支流型態,原產地因為受到乾季和雨季的影響,使得水質範圍變化相當大,pH 值從弱酸性的 6.0 至弱鹼性的 8.0 皆有,也造就出本種強韌的適應力,可說是最適合初學者入門的短鯛種類。

  由於雄魚體型通常比雌魚大上將近一倍,因此建議最少以 45 至 60 cm 長(1.5 或 2 呎)的水族箱來飼養一對魚,缸中可以種植水草並放置天然的沈木或陶甕洞穴,使弱勢的一方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躲避另一方的熱烈追求或驅趕,同時也能利用這些掩蔽物來進行繁殖產卵。飼養缸中不需要強大的水流或過濾循環裝置,海綿氣舉式過濾器或小型外掛圓筒過濾較切合短鯛的習性。當然牠們也很適合被放養在大型水草缸中,以多對的數量進行種內混養,也可以和一些個性溫和的燈魚及鼠魚,甚至其他種的短鯛混養在一起。

一對爭風吃醋的雄魚正在對峙,一旁的雌魚感覺彷彿沒她的事一般
野生鳳尾短鯛雌魚,體色十分樸素,體型也很嬌小

  鳳尾短鯛的繁殖相對容易,牠們和多數短鯛一樣採洞穴式繁殖。可以依照飼養數量多寡放置一至多個洞穴。如果缸中有多隻雄魚,通常會只有一隻最強勢的雄魚擁有交配權,牠會驅趕其他雄魚,並展示自己華麗的魚鰭來向雌魚求愛。此時可將其他雄魚移出,讓配對的種魚在缸中繁殖。

  在求偶期間,雄魚會在雌魚面前展示他的魚鰭並跳起求偶舞,而進入繁殖階段的雌魚會呈現出顏色更深的檸檬黃或鵝黃色體色,她會將雄魚帶到她所選擇的洞穴。雌魚會將卵產在洞穴的側邊或頂部,接著由雄魚將卵受精。一般而言,鳳尾短鯛一次可產下 100 – 150 顆魚卵,且受精率通常很高。雌魚會不分晝夜守護著魚卵,直到牠們孵化並自由游動。在護卵期間會挑掉未受精或發霉的魚卵。

配對後的雄魚被雌魚帶到她的愛巢,雌魚正在用嘴巴清理洞穴上方的產床

  一周以後,當小魚可以自由游動時,如果當中沒有重大威脅,雌魚會帶領著魚苗在缸中四處游動,在水草叢間尋找微生物覓食。飼主此時可每天投餵牠們剛孵化的豐年蝦無節幼蟲來做為主要的營養來源,幼魚的成長會較為快速;一個月後可增加其他活餌或人工配合飼料。

分類位階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慈鯛目 Cichliformes

慈鯛科 Cichlidae

隱帶麗魚屬 Apistogramma

鳳尾隱帶麗魚 A. cacatuoides Kullander, 1980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2 thoughts on “你的第一隻南美短鯛──鳳尾短鯛

  • Avatar
    2019-09-26 at 17:33:06
    Permalink

    请问可以转载文章吗?分享给更多的鱼友学习参看。会标注文章来源和版权的。

    Reply
    • Flair Wang
      2019-09-27 at 16:10:53
      Permalink

      您好,謝謝您的詢問,不過Fishbook目前僅授權中國ifish微信公眾號轉載文章,非常抱歉!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