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 生態探索紀行 第四站

尼加拉瓜邊界附近的科羅拉多河

作者|Peter Petersen

翻譯|Flair Wang

鬃毛吼猴(Alouatta palliata)是一種食葉動物,我們只看到牠們吃芒果(Mangifera indica)樹葉,並沒有看到牠們吃任何芒果果實
數英里外都可以聽到鬃毛吼猴的嚎叫聲。我們觀察到一群約 20 隻不同年齡層的個體,在科羅拉多河(Rio Colorado)附近的一座廢墟附近閒逛
鬃毛吼猴可以長到 10 公斤左右
一對綠眉翠鴗(Eumomota superciliosa)。牠們捕食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通常會在一條土堤的長隧道狀巢穴中產下 3-6 顆白蛋。不幸的是,這已經是我拍到最好的畫面
雨林獨特的聲音輪廓──褐色擬椋鳥(Psarocolius montezuma

Santa Rosa 聖羅莎

這裡是一個乾燥地區,但最近的豪雨使某些道路無法開車,所以我們把車停在​​了這個神奇的地方
灰頸林秧雞(Aramides cajaneus)是秧雞科(Rallidae)中的一種鳥類,在中、南美洲很常見
我們在聖羅莎發現的這隻華麗木紋龜(Rhinoclemmys pulcherrima manni)看起來好像沒有那麼漂亮
幸運的是,野生動物攝影師──丹.奧爾森(Dan Olsen)有一個錦囊妙計。他帶了一小瓶水噴霧,幾秒鐘後,華麗木紋龜已經可以準備拍照了
看看這些驚艷的色彩。華麗木紋龜是中美洲最豐富多彩的一種
我一定要跟華麗木紋龜拍張照,尤其是當我在自然棲地與牠們不期而遇時
該地區另一種色彩繽紛的物種是黃蟾蜍(Incilius luetkenii)。牠是一種常見的夜行性物種。這是一隻雄性
這隻黃蟾蜍很幸運,我們是在開車前,才在車輪下發現牠的
哥倫比亞紅尾蚺(Boa imperator)也棲息在這片乾燥的土地上。我們在森林地面上發現了這隻擁有良好偽裝的個體
哥倫比亞紅尾蚺是該屬中較小的物種之一,最近才從亞種中被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種
這是哥斯大黎加鞭蛛(Phrynus whitei)。這種物種在哥斯大黎加中部和北部似乎很常見
這是一隻雌性黑刺尾鬣蜥(Ctenosaura similis)。牠們主要為草食性,吃花、葉、莖和果實,但有機會也會吃小型動物和蛋
黑刺尾鬣蜥也是記錄中世界上最快的蜥蜴,最高衝刺速度為 34.6 公里/小時。這是一個幼體
這位看起來很奇怪的傢伙是丹麥探險家──Homo sapiens dania,他拿的是有著哥斯大黎加國樹之稱的象耳豆莢。象耳豆樹(Enterolobium cyclocarpum)是一種豌豆科植物
鳳頭卡拉鷹(Caracara cheriway)是獵鷹科(Falconidae)的一種猛禽,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北部。這隻正在樹蔭下乘涼
這種鮮黃色的金風鈴樹亞種(Tabebuia ochracea neochrysantha)原產於哥斯大黎加,但經常與其他物種和亞種相混淆
一些黑美洲鷲(Coragyps atratus)正在金風鈴樹亞種裡閒逛
哥斯大黎加另一種色彩繽紛的樹是鳳凰木(Delonix regia)。它不是這個國家的原生種,但在其原產國──馬達加斯加已瀕臨滅絕
瑰腹強棱蜥(Sceloporus variabilis)很容易接近。這隻正在吃小蟋蟀
在 La Cruz 的 Playa Copal 附近的哥斯大黎加太平洋沿岸有一些棲息地看起來像這樣
壯觀的麗色軍艦鳥(Fregata magnificens)是一種很棒的海鳥。這隻雌鳥正沿著海岸線巡航
這個樹根完全適合放在家裡的水族箱裡
我們在哥斯大黎加西北部的海灘上發現了這隻熱帶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那個海灘上還有其他動物屍體。我們需要好好關心我們的海洋
許多死掉的六斑二齒魨(Diodon holocanthus)也是。牠們身上長有許多長刺。牠們擁有河魨中最長的棘刺
褐鵜鶘(Pelecanus occidentalis)是這裡最大的海鳥之一。與其他地方相比,牠們在這裡相當害羞。這是我能拍到的最佳鏡頭
美洲鸕鶿(Phalacrocorax brasilianus)分布很廣。我在烏拉圭南部也看過牠們,牠們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地都很常見
瓜納卡斯特仙人掌(Stenocereus aragonii)是哥斯大黎加西部乾旱地區瓜納卡斯特省的特有種。我們發現其中很多甚至靠近海岸線
這些在 La Cruz 的 Playa Copal 的岩石結構讓我想起許多水族造景中的石景。這是將來造景的靈感來源
來自地蟹科(Gecarcinidae)的方形地蟹(Gecarcinus quadratus)成體生活在森林中,但需要回到海邊才能繁殖。主要為食草性,以落葉和幼苗為食
瘤牛(Bos taurus indicus)是哥斯大黎加非常常見的美國品種
瘤牛的祖先來自印度
我無法辨識出這隻強棱蜥(Sceloporus sp.)是哪一種

Monteverde 蒙特維多

下一站是蒙特維多(Monteverde)。哥斯大黎加令人驚嘆的綠色雲霧雨林
紫喉寶石蜂鳥 (Lampornis calolaemus)是一種 10.5 公分長的蜂鳥。雄性重 6.0 克,雌性重 4.8 克
像這樣長滿許多有趣植物的苔蘚枝條很漂亮
這種舌蕨(Elaphoglossum eximiumn)在哥斯大黎加的蒙特維多很常見
蒙特維多赫蕉(Heliconia monteverdensis)是該地區的特有種。這是登山步道上常見的美麗物種
蒙特維多的濕度創造出一個植物物種多樣化的綠色天堂,也成為我心目中前 10 大最美麗的熱帶雨林之一
中美洲地錢(Monoclea gottschei)也出現在這裡
每根樹枝上都有許多物種一起生長,形成了一個多樣性網絡
蟒蛇馬陸(Nyssodesmus python)是一種板帶馬陸科(Platyrhacidae)物種。長度可達 10 公分
這裡的濕度很高,即使上一次下雨已經是 12 小時前,但是像這樣的苔蘚上仍掛著雨滴
我們在蒙特維多的雲霧森林中也發現了這種哥斯大黎加土馬騣(Polytrichaceae)。該科成員往往比具有增厚的中央莖和根莖的苔蘚更大
這個區域擠滿了不同種類的蕨類植物。我無法鑑識出這個物種
世界著名的蒙特維多雲霧森林保護區橋樑,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熱帶雨林樹冠景觀
它讓我們得以穿梭在樹林中,享受生命的多樣性
哥斯大黎加原產的豔紫刀翅蜂鳥(Campylopterus hemileucurus)長 15 公分;雄鳥重 11.5 克,雌鳥 9.5 克。牠是在南美洲以外發現的最大蜂鳥。可惜的是,很難靠近牠們並拍到很好的鏡頭
我對這個常綠樂園從不感到厭倦
這種漂亮的九重葛(Bougainvillea glabra)從南美洲的阿根廷到中美洲都有分布,是哥斯大黎加的常見物種
樹木被較小的附生植物覆蓋
不難看出為什麼保護這些寶藏很重要
像蒙特維多熱帶雨林這樣的地區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並產生大量氧氣
這是一種未被描述的 Hypselonotus 屬椿象,屬於緣蝽科。我只在蒙特維多雲霧森林保護區發現到這個物種
蒙特維多佔全球生物多樣性的 2.5 %。其中有 10 % 的植物是特有種
蟒蛇馬陸在這裡數量很豐富。牠們是一個重要的物種,有助於分解植物殘骸
蒙特維多雲霧森林中的許多鳳梨科植物生長在這些樹木中
刺莓(Rubus roseifolius)原產於世界各地的雨林和高大的開闊森林。它們有可食用的果實,可長到 2 cm 長。它們與常見的覆盆子關係較近,在哥斯大黎加很常見
樹木的密度令人難以置信
我發現了哥斯大黎加螢火蟲(Photuris sp.),一種螢火蟲科的甲蟲。成年雌性會進行攻擊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模仿其他螢火蟲物種的發光信號來吸引、殺死和吃掉雄性
潮濕的氣候是最好的
擁抱一位重要的朋友
潮濕的霧氣籠罩著蒙特維多
夜間散步總是能發現其他有趣的物種,如哥斯大黎加紅腳蜘蛛(Megaphobema mesomelas
在我們下榻酒店附近的土坡附近發現很多哥斯大黎加紅腳蜘蛛。我們用小樹枝或葉子輕觸入口來引誘牠們走出洞穴
美麗的哥斯大黎加紅腳蜘蛛感受到振動時,會衝出洞口捉住昆蟲或其他可以吃的獵物
一座黃蜂巢附著在土壤上的植物根部
這個藍閃蝶(Morpho helenor)正在樹葉上休息準備過夜
在蒙特維多也發現到藍眼變色蜥(Anolis woodi)。我們在蒙特維多雲霧林保護區外發現了這隻個體
一隻櫛足蛛科(Ctenidae)的游蛛。遺憾的是我無法鑑識牠
夕陽從我們下榻的旅館──蒙特維多的特拉普家庭旅館(Trapp Family Lodge)落下。 這個地方有點貴,但物有所值
幾秒鐘後,色彩發生了變化。令人讚嘆的景色

未完待續…

原文出處|http://amazonas.dk/index.php/articles/costa-rica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