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花豬.地圖魚
還記得小時候水族館中陳列的大型慈鯛,除了金菠蘿之外,就屬花豬或紅豬最常見了。就因為其溫吞慵懶的動作,讓牠們「豬魚」的名號不脛而走,在當時飼養豬魚也代表著一種富貴吉祥的象徵呢!
作者|Frank Schäfer
翻譯|Flair Wang
水族市場上有一些淡水魚種的體型相對較大。在水族館中販售的常常都是花豬(Astronotus ocellatus;圖麗魚)這類長約 25 cm,但最大捕獲記錄為 45.7 cm,重達 1.6 kg 的大型慈鯛。花豬實際上更偏向「食用魚」,然而牠們的體色華麗,而且隨著魚齡越大,體色也越發美麗。此外,魚養大之後還會與飼主產生良好的互動。但是在水族箱中養這種大型魚是否合適呢?

對於從事養殖或畜牧業來說,圈養動物們失去行動自由似乎是一大問題。因此,動物福祉的高低,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依據根據每隻動物的圈養範圍大小來衡量的;就水族飼養來說,便是根據魚缸的大小來衡量。普遍的看法是,沒有水族箱太大的問題,動物們被關住的感覺越少,表示牠們生活得越舒適。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自由和圈養這些術語在動物界並不存在,這完全是人類的觀念。亞馬遜的廣闊空間對於花豬來說毫無意義。身為慈鯛科魚類本身就有其領域性,其大小主要取決於所獲得的食物,而且牠們通常不會離開牠們的地盤。

就魚類而言,過分限制牠們的自由,最後將會以死亡告終。任何人不合理地嘗試將好動的魚隻放到無法生存的小型水族箱裡很快就會後悔。但是水族箱必須要多大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有沒有上限或下限呢?容量小於 1 升的容器可以用作魚苗的繁殖容器,而且對於某些只有幾公分的小型魚種來說,即使容量有幾立方公尺的水族箱也可能太小,如果這些水族箱缺乏某些結構特性,可以讓這些魚類假裝牠們有無限的游動空間。

但是,如果忽略這種特殊情況,在水族箱大小的選擇依然可以有一定的基本原則。如果水族箱的長度約為體長的 10 倍、深度和高度是其 5 倍或 5 倍以上,則飼養在水族箱中的開放水域魚類(特別是鯉科魚、燈魚、巡游性的鯰魚等)通常不會受到傷害。因此,如果您有一個一米長的水族箱,則飼養其中的魚類最大體長不應超過 10 cm。對於個性沉靜的小型魚(例如許多慈鯛),你可以將這些尺寸再次減半。在尺寸為 150 x 50 x 50 cm 的水族箱中,大約 30 cm 長的花豬仍然可以養得很好。在這種規模的水族箱中,牠不會出現任何生理或精神方面的健康問題;當然,必須假設水族箱在技術方面(過濾、安裝等)符合花豬的要求。要記住一點,幼魚在生長過程中的新陳代謝率明顯高於成年花豬。

因此,在家中水族箱中飼養較大型的魚類是可行的,因為牠們確實是很棒的寵物!
總體而言,來自南美的大型慈鯛在中歐不一定是流行的觀賞魚之一。除了體型大之外,牠們還喜歡東挖西掘,把水草當作食物的一部分,並在繁殖期時讓缸中的每個室友清楚地知道誰是缸中的老大。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魚友比起在家裡,更喜歡在動物園裡欣賞牠們。儘管如此,花豬總是會找到買家。

奧斯卡(“ Oskar” 或 “ Oscar ”,在台灣被稱為花豬,在中國則稱為地圖魚)這個奇怪的名字享譽全球,但是在德國,這類魚被稱為孔雀慈鯛(peacock cichlid)。

為什麼花豬在歐美被稱為 Oscar(奧斯卡)?老實說,你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名字起源於美國。1936 年,克拉克(E. W. Clarke)有一篇關於花豬的文章刊登在專業雜誌《 The Aquarium 》上。克拉克他擁有一對名為莉娜(Lena)和奧斯卡(Oscar)的魚。1949 年,吉恩.沃爾夫斯海默(Gene Wolfsheimer)在《 The Aquarium Journal 》上報導一位加州的水族愛好者將花豬這種慈鯛稱為「奧斯卡」(Wayne Leibel, Aquarium USA Annual 2001)。但是也可以想成“奧斯卡”一詞是學名(Astronotus)或所有較大型慈鯛科魚類 “ 阿卡拉(Acara)” 的圖皮語(Tupi)。圖皮語是歐洲人到達美國前,最初居住在巴西的人的語言。

圖麗魚(Astronotus)最初來自南美。牠們生活在巴拉圭、亞馬遜河和奧里諾科地區以及圭亞那地盾的大河中。牠們隨處可見,而且是受歡迎的食用魚。沒人知道花豬到底有幾種型態,也就是說,這個屬需要重新修訂。在科學上,只有兩種物種被普遍承認:A. ocellatus(俗稱花豬)和 A. crassipinnis(俗稱大黃蜂花豬),但是過去曾經有七個種被描述。現在大多數都是 A. ocellatus 的同物異名,至少對於某些人肯定是錯的。

第一批花豬於 1929 年出口到歐洲。由於牠們相對俐落及美麗的體色,是從南美帶來的首選大型慈鯛科魚類之一。不要忘記,以前進口魚類是透過船運所進行的,而這些魚類大多是由船員作為副業帶進來的。這意味著,這些魚在巴西是用所謂的魚罐子裝了 3-4 週以上。儘管不應該低估當時運魚者的專業知識,但是魚隻本身也必須強壯才行。另一方面,甚至七彩神仙在當時也已經成功出口。

正如上述所言,花豬是市售觀賞魚中體型最大的魚種之一,可以達到 40 cm 長。儘管體型驚人,但牠仍可能和部分古代魚一起出現在巨型水池中。所有市面上出現的個體幾乎都是東南亞的人工繁殖後代,野生魚通常比較少出現。

如果您的水族箱邊長有 150 至 200 cm,你應該來養看看花豬。這些魚類是一群非常值得信賴和令人愉悅的生物,牠們每長大一點,體色就會變得更加美麗。然而,在較小的水族箱中,牠們經常引起麻煩,因為花豬是慈鯛科魚類,並有著明顯的領域性。由於即使在較小的水族箱中,花豬的體長也會迅速長到 15-20 cm,因此如果以一隻花豬來說,一米長的池子並不會太小,但是裡面必須沒有其他魚類。也就是說,如果你家裡沒有一座巨型水族箱,應該避免購買這種慈鯛。

花豬是開放式繁殖魚種(open breeders),牠們會在石頭或植物根部等物體上產卵,並組成一個家庭,親魚會在平坦的底板上照顧卵和魚苗──每次的產卵量常會超過 1000 顆!性別很難區分(通常雌性較小,頭型較尖),得自己從一群幼魚中挑選出一對種魚出來。

事實上,花豬的人工繁殖通常不會在德國進行,因為等到這些貪吃的魚兒養到可以販售的時候,這些花在這些魚身上的時間、電費和水(更不用說飼料)的價格早已超過飼養成本。但是當有稀有的野生採集個體出現時,例如華麗的斑馬花豬(Astronotus zebra Pellegrin, 1904)──如果牠們看起來和一般的花豬有所不同,就會引起水族玩家的興趣,價格也不再是重點了!
原文出處|https://www.aqualog.de/blog/grosse-fische-grossart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