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你的第一隻淡水觀賞魚

我相信很多魚友是因為孔雀魚而踏入水族行列的吧?牠們不但體色豐富且行卵胎生繁殖方式,飼主很容易因為牠們在缸中產下許多小魚苗,而有當爸媽的成就感。飼養時建議在缸中投入一些珊瑚砂和粗鹽,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於水族老手來說,這個話題也許只是老生常談,根本不值得一提,但不可諱言地,初學者在水族市場中還是佔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所有的資深魚友都曾經歷過初學者的階段,因此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為剛踏進或是想要踏入淡水觀賞魚飼養行列的人提供一些建議。然而,市面上的觀賞水族生物有上千種,到底有哪幾種是適合初學者的呢?

  先不急,在選定飼養魚種之前,你必須先考慮到以下幾件事…

  1. 你有多大的飼養空間?

  也許每個人想要養魚的初衷和理由都不一樣,有些人因為朋友送了他幾條自己繁殖的小孔雀魚而開始設置水族箱;有些人喜歡龍魚或古代戰船所帶來的存在感而想嘗試飼養大型魚;有的人看見水族館中綠意盎然的水草缸而想在家中也擁有一缸;也有的人單純只是因為看見體色鮮艷小巧的極火蝦在水族箱底部爬行,覺得很可愛,所以也想在辦公桌上看見牠們。不管你想養的對象是什麼,第一個必須考慮到的是你所欲飼養的對象需要多大的空間。

優雅的神仙魚擁有高聳的背鰭與臀鰭,需要較大較深的水族箱才能給予足夠的生活環境。筆者建議最小的水族箱長度為 90 公分

  考慮到要管理水體龐大的水族箱所需要花費的設備、金額和經驗多半都不是一個初學者所能負荷,因此大多數人會先從規模較小的水族箱作為入門。如果想飼養小型魚,筆者建議初學者最少以 1.5 呎(45 cm)至 2 呎(60 cm)長 (水量約 30-45 公升)的標準缸開始,原因是缸中的水量越少,對於水質驟變的緩衝能力也就越差,而 1.5 至 2 呎的水族箱比較容易建立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並且可以混養稍微多一點點的魚類。魚隻基本的飼養密度約略可以魚隻總體長 1 cm 對 1 公升的水量來做評估,舉例來說,一隻身長 5 公分的電光麗麗最少應以 5 公升以上的水量來飼養。

  1. 你家中自來水的水質如何?
滿魚(Moon fish)大概是市面上除了孔雀魚之外,最常見且品系最多的卵胎生魚類。紅太陽、米老鼠、噴火箭等琳瑯滿目、不同花色的品系,可以帶給初學者除了繁殖之外的視覺饗宴。此外,牠們最好以硬水來飼養
電光美人是一種常見的小型彩虹魚,能適應各種範圍的水質

  事先了解飼養所在地的自來水水質,也是你在選擇魚種時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每個地區的自來水水質可能會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和當地的地質、地面水的水質以及自來水處理場因應突發狀況(如颱風、暴雨等)的處理水質方式有密切關係;有些地區水質偏中性軟水,有些則是鹼性硬水。如果能盡量挑選適應當地水質來生活的物種來飼養,則可省掉很多調整水質的麻煩。舉例來說,如果在台灣高雄想飼養紅水晶蝦,可能必須先準備一台逆滲透(Reverse Osmotic;RO)純水機或使用軟水樹脂,將自來水的硬度去除之後,再加入一些水質調整劑或礦物質添加劑,才能將水質調成適合水晶蝦生活的軟水水質;相反的,把軟水變硬水相對簡單得多,如果在台北想飼養生活在鹼性硬水的非洲三湖慈鯛,除了得在缸中或過濾器中放置一些珊瑚砂來提升水中硬度外,對於一些較為敏感的坦湖慈鯛,還需另外投入適量的礦物鹽和微量元素才能滿足其需求,當然這對初學者來說難度就高了些。另外也有些人會想使用地下水來養魚,雖然不建議(地下水水源較不穩定且缺乏人為處理,會有污染或帶菌的風險),但如果仍執意使用時,必須先行檢測水源的酸鹼度、硬度和導電度等基本數據(可用儀器或市售的水質測試劑及試紙)來了解你的飼養水質並做出調整。

  1. 你想飼養的生物是否能相容?

  回想筆者小學時家裡的第一座兩呎水族箱,裡頭同時養了金菠蘿、閃電戰神、一對大理石神仙魚、紅尾金絲、小隻的琵琶鼠和幾隻被水族館拿來當活餌的溪蝦。可想而知,沒多久缸子裡便一團混亂:蝦子隔了一晚就消失了、馬鯛捍衛著缸子中央的珊瑚石,不時追打著其他魚類,最讓人傷心的,莫過於剛送來的那對價值 800 塊台幣的大理石神仙(三十幾年前可是天價啊!),隔天不知道為什麼就在全家人的眼前翻肚了。所幸現在的資訊可比以前發達多了,許多雜誌書籍以及網路上都可查到你想飼養的魚種資料,發生大魚吃小魚的合體情況已經比以前少多了。不過挑選飼養魚種並不是看牠們長得漂亮亮亮、體型相當就可以混養,還必須考慮到欲飼養個體是否有領域性過強(如泰國鬥魚)、具有食鰭或食鱗的特性(如看似小巧可愛的馬克吐司就是標準的食鱗魚)、會不會啃食水草、個性或活動力是否落差太大、各種生物的適應水質範圍是否重疊等眾多因素,以避免魚隻下缸後才心發生讓人後悔的憾事,也能減少混養個體傷亡或被飼主隨意放生的情況。

許多人的第一隻飼養的觀賞魚就是改良型泰國鬥魚,牠們常因強烈的領域性而被飼主單獨飼養在狹小空間,但往往因為缺乏過濾器的設置而必須定期換水,另外冬季的低溫常是造成魚隻罹病的主因
  1. 你了解並接受牠們的食性嗎?
熊貓鼠(Corydoras panda)因身上具有黑色斑塊宛如大貓熊而聞名,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老鼠魚之一,不過相較於存在歷史更為悠久的花鼠、白鼠和咖啡鼠而言,許多初學者認為牠們的幼魚對於水質及環境較為敏感

  大部分常見的入門觀賞魚雖然可以人工配合飼料來餵食就能搞定,但是可能有少數你想飼養的種類並非如此。許多人傳統印象中的 “垃圾魚” -鼠魚或琵琶鼠,其實並不會吃垃圾或清除其他魚類的排遺,當你投餵細顆粒或薄片飼料,可能飼料還沒落到魚缸底部就被其他上層魚類吃光了,這時你可能得額外準備鼠魚或異形魚專用的沉底錠狀飼料;可愛的巧克力娃娃會把缸中礙眼的螺類清除,但是螺吃光之後你可能得餵食牠們其他生餌或活餌像是冷凍赤蟲或豐年蝦,你或你的家人能容許這些生餌冷凍在你家冰箱嗎?抑或是提琴鼠這類爬岩鰍看起來很像會吃藻類的琵琶鼠異形魚,但你知道牠們其實比較喜歡吃葷的嗎?這樣的例子其實多不勝數,雖然買魚有時是一時衝動,但是做為一個負責任的飼主,事前瞭解你所要購回的生物並且接受牠們的習性是很重要的。

像提琴鼠或葫蘆枇杷這類的爬岩鰍在原生地常以水中無脊椎動物為食,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可以餵食沉底飼料或冷凍赤蟲

優先選擇人工品系

  市面上能見度高且單價較為低廉的魚種,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人為馴化的品系。這些品種多是以人工的方式在水族箱或水泥池中所繁殖出來的,並且已經在觀賞魚界中存在多年,對於水質或水溫的適應範圍及寬容度比野生捕撈的個體來得優異。相對來說,牠們也比野生魚來得容易飼育,因此可作為優先選購對象。另一方面,野生採集個體由於經過長途運輸,易於在緊迫之下爆發疾病或適應不良等情況,入手之後需要經過檢疫以及一段時間在人為環境下的蓄養適應,才能擁有較佳的健康狀態,較適合有一定飼養經驗的老手方能駕馭。

白雲山(Tanichthys albonubes)是筆者推薦的最佳入門魚種。體型小巧、體色豐富,而且對於水質和水溫的寬容性很大,即使飼養在冬季不加溫的室內也能自在生活
市售的黑旗魚(Hyphessobrycon megalopterus)是一種擁有帆狀魚鰭、色彩沉穩的南美燈魚,而且皆為人工繁殖個體,即使沒有經驗的水族新手,只要把握基本飼養原則,也能將牠們養得很好
三角燈(Trigonostigma heteromorpha)是水族館中最常見的東南亞小型鯉科魚之一,體型小巧、體色鮮艷、個性溫和且好群游,因此即便牠們多為野生個體進口,但由於其對水質環境具有較大的寬容度,能夠在中性甚至偏鹼性的水中生活良好,因此適合成為初學者飼養的淡水觀賞魚

挑選健康的個體

經過改良的泰國鬥魚常被關在小小的鬥魚杯中販售,其實你可以給牠一個更棒一點的空間

  前往具實體店面的水族館購買活體的好處,就是能夠親眼看見魚隻的健康狀況來做為選購的依據。要判斷一隻魚健不健康,可以從牠們的體色和體型是否正常、體表是否出現異常增生物、泳姿是否自然、魚鰭是否完整且自然展開…等現象來觀察。挑選健康的個體可以幫助初學者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台灣原生的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雄魚生性好鬥,應避免同時將兩隻以上的成熟公魚放在同一處

  適合做為入門的水族觀賞生物種類非常多,族繁不及備載,以下筆者列舉出一些常見種類給初學者做為參考:

  1. 中上層物種:藍眼燈、女王燈、日光燈、黑燈管、檸檬燈、黑旗、玫瑰旗、玻璃彩旗、帝王燈、藍國王燈、企鵝燈、紅燈管、紅鼻剪刀、紅尾玻璃、頭尾燈、鑽石燈、紅肚鉛筆(鉛筆燈)、剛果燈、櫻桃燈(含白子和長鰭型)、白雲山(含各種改良型)、三角燈、金三角燈、小斑馬、黑尾剪刀、火翅金鑽燈、藍帶斑馬、大斑馬、四間(含各改良型)、玫瑰鯽、鑽石彩虹鯽、紅黑寶石鯽、紅翼棋盤鯽、金條、紫紅兩點鯽、黃帆鯽、一眉道人、各品系孔雀魚、紅球、紅茶壺、鴛鴦、茉莉、日光劍、紅劍、七彩霓虹、電光美人、紅美人、紅蘋果…
  2. 中下層物種:紅肚鳳凰、非洲食蝸牛鯛、荷蘭鳳凰、鳳尾短鯛、黃金短鯛、玻利維亞鳳凰(帝王寶石)、血鸚鵡
  3. 底層物種:花鼠、白鼠、咖啡鼠、熊貓鼠、蛇魚、提琴鼠、小鬍子異型、玫瑰蝦系列(包含極火蝦、香吉士蝦等等)、大和米蝦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在市面上那些極為常見普遍的魚種都是適合初學者飼養的,但其實並不盡然。有些物種雖然體色艷麗且飼育容易,但由於個性過於鮮明,很容易變成缸中霸王或滋事分子,因此並不見得適合初學者入門。舉例來說,中美洲的九間菠蘿、紅肚火口;東南亞的鯉科魚-四間、黑鯊;南美洲的脂鯉-紅旗、飛鳳燈、盲魚;東非三湖慈鯛中的岩棲類-非洲王子、閃電戰神等等,都有這方面的問題。另外還一群是幼魚時期很可愛、個性也不差,但其實成體體型較大,無法在過小的水體中順利成長的,例如:花豬(紅豬)、神仙魚、金魚、錦鯉等,也不在筆者的推薦名單中。

原產於中美洲的九間菠蘿(Amatitlania nigrofasciata)對於各種水質的適應力強且繁殖容易,甚至已經在野外成為外來種;即便如此,除非你只想在缸中飼養一對九間菠蘿,享受牠們帶小魚出遊的樂趣,否則領域性強烈的牠們可能會對其他混養魚種造成傷害,選購前需三思
圖中的紅魔鬼神仙魚(Pterophyllum scalare var.)是神仙魚的眾多人工改良品系之一。有鑑於牠們成長後的體型較為龐大,使用 3 呎以上的水族箱才能讓牠們有比較舒適的游動空間,因此在這裡並沒有將其納入適合初學者的魚種當中

 規劃和耐心

  也許對於某些初學者來說,上述所列舉出來的魚種並非你心目中的夢幻魚種,尤其是當你看到成群的埃及神仙魚正在水族館的展示缸中優雅的游動時,很難不對這樣的畫面感到心動。但是請記住,如果飼養經驗不足,一開始便挑戰飼養難度較高的魚種,很容易在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挫折感,讓你原本興致沖沖的水族之路半路夭折。因此筆者建議,當你慢慢累積足夠的經驗、按部就班的規劃,會讓你的水族飼養之路較為踏實,終有一天你會達成你的夢想。

馬拉威湖產的岩棲類慈鯛擁有媲美海水魚般的鮮豔體色,不過由於強烈的領域性,不明就裡的初學者可能會因為牠們時常在缸子裡打鬥而產生挫折感

尋求協助

  雖然初學者可以在許多社群網站、網路直播甚至電商平台上購買到你想要的物種,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告訴你哪一種生物才符合你的需求。有鑑於此,筆者建議你可以先就近至住家附近的水族館跟他們聊聊、討論一下,看看他們的展示缸中養了什麼魚?又是如何擺設與造景?也許店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可以協助你找到適合你飼養的物種。

幾乎每位資深的水族愛好者,都會有一座擺滿水族書刊的書櫃

  此外,專業書籍仍然是一種不錯的資訊來源;幾乎我認識的每一位資深魚友書架上都有滿滿的水族雜誌或工具書,書上多半會有系統的介紹你所想要了解的水族生物。互聯網或臉書上魚友的分享當然也是一種參考來源,不過也有可能訊息不是非常正確或過於主觀;這時,筆者就必須替《FISHBOOK 非魚不可》打個廣告了:在右側欄的搜尋欄中輸入你想了解對象的關鍵字,或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親愛的朋友們,你還記得你第一次飼養的觀賞水族生物嗎?歡迎你在下方的迴響中分享你的水族初體驗,也許可以對其他想要入門的初學者產生莫大幫助喔!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6 thoughts on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隻淡水觀賞魚

  • Avatar
    2018-10-31 at 23:28:55
    Permalink

    謝謝fishbook用心撰寫這篇淡水觀賞魚入門指引,實在非常實用中肯,可以讓初學者少走許多冤枉路,可以把魚養得更健康,主人越養越快樂,越養越有自信。讚,大推。

    Reply
    • Flair Wang
      2018-10-31 at 23:54:42
      Permalink

      非常感謝曾兄的大推,希望也能對您有些許幫助 : )

      Reply
  • Avatar
    2019-03-09 at 21:47:04
    Permalink

    真的新手要飼養魚隻前一定只要先做好基本的瞭解,不是盲目的去追求價值昂貴但卻不適合一般大眾飼養環境的魚種

    Reply
    • Flair Wang
      2019-04-03 at 17:59:32
      Permalink

      沒錯!希望 Fishbook 也能夠幫助魚友更多了解這些魚的特性^^

      Reply
      • Avatar
        2020-12-06 at 08:32:39
        Permalink

        我初初養鱼並非為自己而養,而是參加魚菜共生的探訪獨居長者計劃的義工,所以我想比自己更加耐心研究,希望将来把经驗傳给長者,其實事先有人研究,不過昨為義工會直接觸長者,所以很緊張!不過一切都隨着疫情過百的增加,而暫定,近日香港又天氣凍,唯有轉電話問候!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