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黑暗世界的女神──帕斯風鬥魚
相傳希臘神話中的農業女神狄美特(Demeter)有一個女兒名叫波賽芙妮(Persephone),她不僅貌美如花,身材也玲瓏有致,凡見過她的人,都無不為她傾倒!其中,當然也有不少神仙前來求婚,不過都一一被波賽芙妮的母親拒於門外!某日,來自地下王國的黑暗之神黑帝斯(Hades)無意中瞧見了正在採花作樂的波賽芙妮。霎時,黑帝斯被波賽芙妮的美貌給深深地吸引!他二話不說,便將波賽芙妮強行擄走,帶到暗無天日的地下王國。波賽芙妮被擄走之後,愛女心切的狄美特開始四處尋找女兒。無奈找遍各處,都尋不著其蹤影!狄美特非常地傷心與絕望,因此一怒之下,便讓大地開始荒蕪,穀物不再生長,天空也下起了大雪,從此寸草不生,大地一片靜寂!天神宙斯(Zeus)發覺此事,為免生靈繼續塗炭,就叫黑帝斯釋放波賽芙妮。經過一番談判,黑帝斯終於答應讓波賽芙妮返回地面,不過只限每年特定的一段時間。其他時候,波賽芙妮還需留在地下王國陪伴黑帝斯。從此,波賽芙妮就成了黑暗世界的女神,成了黑暗與美麗的化身。
喜歡原生鬥魚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這則希臘神話故事吧?就算沒聽過,也應該對故事中的主角有印象,因為有一種原鬥就是以黑暗女神的名字來取名,她就是帕斯風鬥魚(Betta persephone)!這是一種小型的泡巢型原鬥,全長只有 3-4 公分。由於全身帶著神秘感的黑色,因此魚類學家便以黑暗女神的名字作為其學名。

尋找黑暗女神
帕斯風鬥魚原產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的亞逸淡(Ayer Hitam)。雖然如此,馬來西亞的水族館卻很少出售這種原鬥。諷刺的是,生長在馬來西亞的我,首次見到帕斯風鬥魚,卻是在一本由日文翻譯而來,名為《迷鰓魚》的中文書籍上。當時,雖然只是區區的兩張圖片,但我卻被帕斯風鬥魚那獨特的氣質給深深吸引。其漆黑並帶著金屬光芒的藍色光澤,一雙散發鑽石藍色的眼睛,就像黑暗女神一樣高貴、一樣漂亮!這不禁讓我萌生一股想要一見黑暗女神的衝動。


於是,我選了一個周末,帶了一把手抄網,外加一份地圖,騎上了摩托車,就往黑暗女神的住處出發。依據書上的資料,我來到了柔佛州的亞逸淡。興致勃勃的我,天真的以為很快就可一親芳澤。誰知書上所給的資料和眼前所見到的一切,竟然完全不同!
什麼亞逸淡 3 公里以北的沼澤!什麼大道的第二個出口的第二個水潭!全都已經變成了高速公路!沒錯!全都變成了高速公路!!頓時,我整個人天旋地轉。看著亞逸淡水溝所流出來的水,竟然不是黑水,而是混濁的白水!這可叫我看傻了眼!亞逸淡原是出名的泥炭沼澤,也就是黑水區,馬來文「Ayer Hitam」其實就是「黑水」之意。但是現在,黑水卻變成了白水!此刻的我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滄海桑田,世上的一切真的沒有永遠呀!
雖然如此,我依然相信帕斯風鬥魚還存在亞逸淡附近。於是,我向當地的一些居民打聽關於牠的消息,但沒想到竟然沒人認識這隻原鬥,更別說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牠了。我只好自己到附近的沼澤尋找。結果,歷史性的第一天,我帶著失望而回!
此後,每當周休的時候,存有一絲希望的我,必定會到亞逸淡附近尋找,希望能夠找到帕斯風鬥魚。然而,我找遍了亞逸淡的東南西北,不知找了多少次,始終不見傳說中的黑暗女神。難道她已經永久長住黑暗世界不再回來了嗎?難道她已被黑帝斯永遠地禁錮在黑暗的地下王國了嗎?我那尋不著帕斯風鬥魚的心情,就好像狄美特尋找不到其愛女一般的傷心、一樣的絕望!
再度踏上尋訪之路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我在柔佛州工作的兩年就這樣過去了!我辭掉了工作,搬回檳城老家,但我還是對無法尋見夢中的黑暗女神耿耿於懷。就在我回來檳城的這段時間,我在網上結識了一班喜歡原鬥的朋友。萬萬沒想到,他們竟然知道哪裡可以找到帕斯風鬥魚。頓時,與黑暗女神相見的夢想,又在我心中燃燒起來!很快地,我又回到了柔佛。不過,這次不是獨自一人,而是有朋友帶路。
經過了一條黃泥路,朋友指著一叢隱藏在叢林中的露兜樹(Pandanus)說,「喏!帕斯風鬥魚就在那邊!」當時在興奮之餘,看到前方卻捏了一把冷汗,因為要到達那裡,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時,我們忘了帶巴冷刀,只好赤手空拳,硬生生地闖進這片沒有小徑的叢林。途中的荊棘刮破了我們的衣服,樹枝上的倒刺也將我們的皮膚都給刮傷了。叢林中的蚊子多得不計其數,總是陰魂不散地跟在我們的身旁,痛飲我們身上的血液!但是,為了黑暗女神,我不得不闖進這個神秘的黑暗世界。



幾十分鐘以後,我們終於來到了露兜樹下,只見周圍只有大大小小的水窪,完完全全見不到一條河流或池塘。這些水窪就好像雨後路邊的積水,有些還被落葉所覆蓋。而這裡的底質是泥炭土,水色自然也是茶褐色。這些水窪只有幾公分深,乍看之下,你不會相信這裡有魚。不過,有採集過原鬥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地方正是原鬥的天堂!

我拿出了手抄網,隨意往積水處一鏟。此時,出現在我眼前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夢寐以求、朝思暮想的黑暗女神──帕斯風鬥魚!頓時,我的心情異常地興奮!就好比與夢中情人第一次約會那樣!哈哈!尋找了多年的原鬥終於有了著落,此生的憾事總算又少了一樁!

這裡除了帕斯風鬥魚,就只有貝利卡鬥魚(Betta bellica),其他魚類則沒有看見。我想在這樣沒有流動又缺氧的淺水窪,也只有能夠直接呼吸空氣的原鬥才可以生存吧!這裡的水溫大約是 26-27 ℃,pH值在 4-5 之間。每個小水窪至少都有 5-6 隻帕斯風鬥魚,族群在這裡還算不錯。雖然如此,我當天就只帶了幾隻帕斯風鬥魚回家,其餘的收穫都歸放回原處。

飼養與繁殖
我把帕斯風鬥魚帶回家後,就將牠們暫養在一個尺半缸。幾天以後,帕斯風鬥魚也開始穩定了。這時,我開始將牠們分成一對對的養在小型魚缸裡。帕斯風鬥魚的性別不難辨認:體色較深、各鰭較長、偏藍綠色,而且背鰭還鑲有銀邊的是雄魚;而體色較淡、體型較豐滿、各鰭較短,偏黑褐色的則是雌魚。我將成對的帕斯風鬥魚養在長 30 公分、寬 15 公分、水位高 15 公分的魚缸裡,並在缸中加入一包泥炭土,讓 pH值維持在 4-5 之間。缸裡還放入許多細葉水芹和一個半浮在水面的塑膠圓筒。
我每天餵食豐年蝦,一到兩個星期換 1/3 的水。兩個星期後,雄魚開始在圓筒裡吹築泡巢。此時,雌魚的產卵管也明顯可見。我知道好事將近,所以不去打擾牠們。果然不出我所料,當天晚上泡巢裡頭早已堆滿一顆顆白色的魚卵,而雄魚此時正留在圓筒裡照顧魚卵。根據玩家的經驗,雌魚在產卵以後不必像泰國鬥魚那樣必須隔離。因此我便讓雌魚留在繁殖缸中,而雌魚也真的沒有去干擾那些魚卵。


兩天以後,魚卵終於孵化,但仔魚還不能正常游動,全都緊緊懸掛在泡巢底下,因為腹部的卵黃還未被完全吸收。兩三天後,仔魚已能正常游動並開始覓食。此時,我將牠們移出另養,並給牠們投餵微蟲和豐年蝦。親魚在仔魚移開的十幾天後,又開始產卵。雖然帕斯風鬥魚產卵次數頻繁,不過產卵量不多,通常一次三、四十顆,且並非所有的卵都能孵出仔魚,有時一窩卵只孵出兩、三隻仔魚,有時甚至一隻也沒有。帕斯風鬥魚的仔魚生長速度並不會緩慢,只要餵食足夠,仔魚可在一個月內長至 1 公分,六個月以後就具有繁殖能力。
根據一些報告指出,帕斯風鬥魚的子代會出現性別不平衡的情況,不過在我的繁殖經驗中,雌雄的比率並不會偏向一方。還有一些報告指出,那些較大的帕斯風仔魚會幫忙照顧剛孵化的仔魚,這一點我則沒有觀察到,不過不同胎的仔魚確實是可以在一起共養。
後記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帕斯風鬥魚屬於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CR),也就是說牠們在野外的族群已處於滅絕邊緣,在不遠的未來極有可能絕種!其處境甚至比起大熊貓還更受威脅!瀕臨滅絕的主因是棲息地遭受破壞。
由於帕斯風鬥魚都棲息在森林裡,牠們已習慣森林裡陰涼的環境。一旦森林遭受砍伐,水溫會因沒有樹木遮蔭而升高,而帕斯風鬥魚會因無法忍受高水溫而死去。因此,就算沼澤還在,但周遭的樹木卻被砍光,牠們也會因此而無法繼續生存。目前,帕斯風鬥魚的棲息地就只剩下位於亞逸淡西北部的一個森林保留區裡,而前文所說的採集地位於亞逸淡附近,我和朋友過去那邊採集已是 2006 年的事情,現在當地早已被開發為農業用地!

因此,希望目前有在飼養帕斯風鬥魚的朋友,能夠極力繁殖牠們,然後再轉讓子代讓更多愛好者得以養殖。如此,就算帕斯風鬥魚在野外真的絕了種,牠們還可在人工環境下繼續繁衍。不過,有兩件事必須要注意:第一,就是不可過度近親繁殖;一般而言,繁殖到了第三代就必須找不同血緣的親魚來繁殖,否則子代將會出現體質弱化現象。第二,要避免與不同種的原鬥繁殖(例如外觀相似的迷你歐匹納鬥魚),否則繁殖出來的子代就是雜交種,這對於保種並無任何意義。切記!切記!
協力|華洋水族貿易
相關文章|Home to endangered ‘Queen of Underworld’ fighting fish, Johor urged to protect its habi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