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中的歌利亞-巨人短鯛
近年來,南美短鯛當中最令人矚目的魚種應該就屬巨人(泰坦魔神)短鯛了!2009 年在申古河水系上游-庫魯阿河(Rio Curuá)的卡欣布山區(Serra do Cachimbo)一條支流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隱帶麗魚屬(Apistogramma)短鯛,而且所採集到的雄魚樣本之標準體長達到 8 cm(總體長可能在 10 cm左右),這在 A 屬短鯛當中可說是一項新紀錄,因此被用了一個偽學名 “ Apistogramma gigas ” 來暫稱之,而拉丁文的 “ gigas ” 也就是 “ 巨人 ” 之意,意指牠們巨大的體型。2014年時,為了紀念瑞典生物學家-Sven. O. Kullander 博士長達四十年來對南美慈鯛的貢獻(許多南美短鯛都是被他所描述命名的),這種短鯛被以其姓氏命名為 Apistogramma Kullanderi。
最近日本採集隊正積極開發 Rio Curuá 上游的野生魚,這裡也是賈曼辛河(Rio Jamanxim)、塔帕若斯河水系上游支流-特利斯皮里斯河(Teles Pires)等河域的源頭,而這種身處海拔 500 米偏遠高地的珍貴短鯛自然是主要目標魚種,連同相近產地的三種彩虹翡翠系列的可卡燈(有機會日後再做介紹)這陣子也跟著開始在國內現身。巨人短鯛的迥異於其他 A 屬短鯛所發展出來的巨大體型,據推測可能是牠們生活在較為封閉的高地地形,在缺乏掠食者和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才逐漸演化出較為巨大的體型。
除此之外,其外型有點像是國王短鯛(Apistogramma tucurui)的華麗放大版:底色為黃色帶有藍色金屬光澤,魚鰭上則有較多的紫紅色著墨,體側同樣有著八至十二條深紅色鋸齒狀縱紋,甚至在雄魚巨大的頭部上還會延伸出許多蟲紋狀的美麗紋路;可惜的是這次拍攝的成魚個體總體長僅 7-8 cm,尚無法呈現完全發色之美。至於雌魚體型較小,體色以黃色為主,體表帶有明顯粗寬的黑色橫帶,喉部至下腹部呈現深黑色,繁殖期間體紋會更加深黑濃郁。
由於體型較大且同樣具有明顯領域性,因此建議可參考類似體型的龍紋短鯛所使用的飼養設備,基本上飼養缸長度以不小於兩呎為基本,飼育水溫不須太高,24-26 ℃ 即可。目前國內外已有多次人工繁殖成功的紀錄,對於偏好存在感強烈的短鯛玩家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分類位階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目 | 鱸形目 Perciformes |
亞目 | 隆頭魚亞目 Labroidei |
科 | 慈鯛科 Cichlidae |
屬 | 隱帶麗魚屬 Apistogramma |
種 | Apistogramma Kullanderi Varella & Sabaj Pérez,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