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魚新訊
原產於大洋洲的彩虹魚,在水族市場中始終是被忽略的一群,隨著這兩年有越來越多過去鮮少或未曾輸入的種類問世,希望能夠喚起水族愛好者對牠們的重視。看著這群水中游動的彩虹在你家裡的水族箱中悠遊,一定是炎炎夏日中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德凱美人 Melanotaenia garylangei
由於本種最早是於流淌於新幾內亞德凱村(village of Dekai)的布拉薩溪(Sungai Brazza)中所發現,便以該村名暫稱為德凱美人(Melanotaenia sp. Dekai);直到2015年才以首度發現此魚的美國著名熱帶魚愛好者-Gary Lange之名進行科學描述,但中文名稱仍沿用“德凱”一名至今。隸屬於馬克羅奇家族(Maccullochi group)的德凱美人,同樣是體側具有美麗紅色縱紋的小型種,雄魚最大體長約 8 cm,但在6個月大、體長約 3 cm時便具有繁殖能力,同時體色表現已經不俗。外型上牠們和紅線藍美人(M. ogilbyi)最為相似,不過德凱美人的第二背鰭擁有較多的鰭條,且頭部和第一背鰭帶有水藍色光澤,這是兩者較明顯的差別。本種生活在帶有單寧水色的淺溪中,飼養時以弱酸至中性軟水飼育即可,個性活躍,對各種人工飼料接受度佳,飼育容易。
森格爾美人 Melanotaenia sp. Sungguer
這種尚未被描述的黑帶虹銀漢魚屬(Melanotaenia)彩虹魚,分佈在新幾內亞西巴布亞省鳥頭半島上的森格爾(Sungguer)地區,主要特色有:魚鰭鰭面以淺橘色為主,背鰭和臀鰭邊緣鑲有一條黃白邊,體側下半部會呈現黑色陰影,攝影體長約 6 cm。本種連同其他一些還未描述的同屬魚種,皆已經由印尼繁殖場成功培育並進入觀賞魚市場。
圖騰美人 / 阿魯美人二型 Melanotaenia picta / sp. Aru II
阿魯群島產的黑帶虹銀漢魚(也就是美人類彩虹魚)以及似鯔銀漢魚(也就是藍眼類)被分成很多型,而美人類當中比較著名就屬阿魯二型和四型了,其中二型已經在2015年被命名為Melanotaenia picta(中文取名圖騰美人),過去也曾被輸入數次。格外亮眼的藍色鱗片以及鮮豔的橘紅色魚鰭是牠們的招牌體色,圖中個體為年輕雄魚,成熟個體體側的藏青色縱帶會變得較為粗寬,不過在誇示時,身體中央部分的帶紋會變得淺淡。個性活潑且飼養容易,適合中性至弱鹼性並帶有硬度的水質飼育。雄魚體長可達 10 cm。


大帆綠蘋果 Glossolepis wanamensis
對較資深的水族玩家來說,大帆綠蘋果應該可以說是彩虹魚中的經典魚種,因為它們獨特鐵藍色又帶點墨綠色的冷豔色彩,且雄魚還搭配了該屬魚種當中較為少見的大比例臀鰭,讓它們擁有十足的視覺效果。它們之所以帶給水族玩家一種夢幻般的感受,除了其美麗的外型吸引人外,也跟牠們的市場能見度有關,因為大帆綠蘋果的棲地-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瓦南湖(Lake wanam),因為乾旱和外來種-莫三比克吳郭魚的入侵,導致野生的大帆綠蘋果嚴重瀕危,因此近十多年來幾乎不曾進口,只有近年來才又零星輸入,並導入台灣南部繁殖場進行培育,但可惜目前也因為個體近親交配或基因弱化的關係,幾乎斷種無人繁殖了!本人飼養時也發現進口個體有偏小及早熟的情況,或許也跟基因弱化有關?
彩虹綠蘋果 Glossolepis multisquamata
彩虹綠蘋果原分布在新幾內亞島西巴布亞北部的曼伯拉莫河系(Mamberamo river system)中,雄魚全身呈現玫瑰紅色彩,尤其是體側有著數條迷人的紅色縱紋,狀態良好時,體表會反射出橄欖綠至水藍色不等的美麗光澤。體色雖然和常見的紅美人有點相似,不過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本種的雄魚和大帆綠蘋果一樣,進入成熟階段後(體長 6 cm以上),不但背部會逐漸隆起,也會發展出格外大片的臀鰭鰭面,論觀賞價值可一點不輸大帆綠蘋果呢!個性略顯羞澀,需要較多的時間及較大的空間來適應環境,才能顯出最佳狀態;適合pH7.0~8.0、稍具硬度的水質,最大體長可達 1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