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來談談紅眼洛卡燈家族了!

最近看到日本採集隊在查哇利河(Rio Yavari;巴西與秘魯的交界河)上游所拍攝到,疑似是前陣子在新魚快訊中所介紹的白翅橘尾燈與祕魯紅眼洛卡燈或紅眼祖魯亞燈共棲的水下影片,也讓我想到其實在多年以前,我就曾經在祕魯進口的紅眼洛卡燈中發現過兩隻白翅橘尾燈的蹤影,為了確認影片中的紅眼洛卡燈家族魚種到底是什麼,索性把相關的魚種圖片調出來比對一下,也藉這個機會來談談這群長相接近的魚種…

紅眼洛卡燈 Hyphessobrycon cf. agulha

自祕魯輸出的紅眼洛卡燈一型 Hyphessobrycon cf. agulha Peru Form I,是紅眼洛卡燈中較常見的類型

  Hyphessobrycon agulha(阿古哈魮脂鯉)是一種模式產地位於巴西瑪迪拉河(Rio Madeira)的魮脂鯉,不過目前還未曾聽聞有從該流域輸入的本種個體,反而是祕魯或巴西塔帕若斯河(Rio Tapajos)來的個體較常出現在水族市場中。只是雖然牠們彼此在外觀上十分接近,但在無法確定這些不同流域的個體是否為地域型或是根本就是不同魚種的情況下,多半會在學名中以近似種(cf. = confer)的意涵標示,因為很少有同一種魮脂鯉的分布範圍可以涵蓋那麼大片區域的。

  沒記錯的話,「紅眼洛卡燈」一名首度出現在2009年由秘魯進口的 Hyphessobrycon agulha 身上(請不要問我「洛卡」一詞怎麼來的,名字不是我取的),該魚外型和紅尾黑霓虹(Hy. peruvianus)相似,比較大的差別在於紅尾黑霓虹的腹部會呈現整片黑色,而紅眼洛卡燈的腹色就淡了許多,僅在靠近體軸側帶附近較為明顯,並且在鰓蓋後方有一處橫向的黑色肩斑與側帶相連;此外,同一批魚當中,時常也會有另一種表現個體,不同之處在於緊鄰著體軸側帶的下方有著一條輪廓較明顯的黑線,而其他特徵倒是如出一轍,姑且將這樣的表現稱為2型好了。

  除了來自秘魯的類型外,巴西塔帕若斯河(Rio Tapajos)下游的支流-阿魯亞河(Rio Arua)也有近似個體分布。該類型的底色偏黃,體軸下方的黑線輪廓清晰度介於祕魯的一型和二型之間,另外尾部的桃紅色霓虹色斑僅分布在尾部上方,且位置略為往前靠近尾柄處,就體色表現方面,個人覺得較有層次感。

同樣來自祕魯的紅眼洛卡燈(Hyphessobrycon cf. agulha Peru),不過體軸的黑色側帶較為顯著,因此稱為二型(Form II)以作為區分
巴西產的紅眼洛卡燈(Hyphessobrycon cf. agulha Arua)。底色偏黃,尾部的桃紅色霓虹色斑僅分布在尾部上方,且位置略為往前靠近尾柄

紅箭金芒燈/紅眼祖魯亞燈/祖魯亞洛卡燈 

Hyphessobrycon chiribiquete

由祕魯輸入的紅箭金芒燈/紅眼祖魯亞燈/祖魯亞洛卡燈(Hyphessobrycon chiribiquete / cf. agulha Jurua Peru)

  幾年前從祕魯來的紅眼洛卡燈中,其實還混雜著另一個相似種,從長相看來,應該就是燈魚玩家口中所說的紅眼祖魯亞燈或祖魯亞洛卡燈。體型相仿,身體中央也有一條金色與黑色的側帶貫穿至尾鰭,位於前端的線條較粗,中間部分較窄,但到了尾柄處又變得粗黑;比較大的差別是,金色亮帶上方並無紅色著墨,橫向肩斑也較不顯著,此外,其略帶檸檬黃的體色也與其他相似種有顯著差異。然而這個魚種真的如玩家所說,是來自巴西與秘魯邊界的祖魯亞河(Rio Jurua)嗎?

  自祕魯輸出的魚種鮮少會被標註產地來源,至於本種會被標示為 Hyphessobrycon cf. agulha Jurua / Peru,筆者推測可能是來自德國知名貿易商 Aquarium Glaser 在其網站上所標示的名稱,抑或是有魚友曾經從祕魯進口的裘諾亞瑟燈(Hy. robustulus / Junior Tetra)中發現本種混雜魚其中,因此認為本種就是來自 Rio Jurua。不過事實上,德國網站上將紅眼祖魯亞誤鑑為幻眼黑燈/幻影三色黑燈(Hy. eschwartzae),而且上頭所貼的紅眼祖魯亞燈照片中,有一張其實是祕魯紅眼洛卡燈二型,可能是兩者過於相似而被誤認,但種種錯誤也讓人懷疑其魚隻來源的可信度;至於可能與之混棲的裘諾亞瑟燈之模式產地,位於祕魯北部安皮亞庫河(Río Ampiyacu)與亞馬遜河交界的佩瓦斯區(Pebas),如果在裘諾亞瑟燈中曾發現過本種的蹤跡,那離南部的祖魯亞河也有點遠,何況「裘諾」二字,當初可能是從俗名「Junior」的諧音來的,並不是指裘諾公主短鯛的產地 Rio Jurua,所以從產地來推斷似乎也站不住腳。從以上所得的結論,都讓本種的產地和身分蒙上一層面紗。

2020 年 3 月 22 日更新|本種已於 2020 年 3 月以 Hyphessobrycon chiribiquete García‐Alzate, Lima, Taphorn, Mojica, Urbano‐Bonilla & Teixeira, 2020 之名被科學描述,產地為哥倫比亞的雅普拉河(Río Caquetá)以及秘魯的烏卡雅莉河系(Río Ucayali) ,種名 chiribiquete 的由來,源自其模式產地--哥倫比亞的奇里比克特山脈國家自然公園(Parque Nacional Natural Sierra de Chiribiquete),也證明過去將其產地認為是在祕魯南部與巴西交界的 Rio Jurua 是一謬誤,中文品名也不應該再以 ” 祖魯亞燈 ” 來稱呼才是。

紅尾金芒燈 Hyphessobrycon sp. “ Red Arrow ”

由巴西尼格羅河流域(Rio Negro)輸出的紅尾金芒燈(Hyphessobrycon sp. “ Red Arrow ”)

  紅尾金芒燈也是常被拿來比較的魚種之一,日本以 “ Red Arrow(紅箭)” 來形容這隻魚,原因是沿著尾鰭上下兩葉所呈現出來的血紅色條紋,搭配體軸的側帶,看起來就像是一支箭一樣;更為鮮紅的體色,也使牠們在眾多相似種當中脫穎而出,辨識度也大為提高。紅尾金芒燈原產於巴西尼格羅河水系,過去曾有標註來自其上游-聖伊莎貝爾(Santa Izabel)的個體輸入,雖然有玩家認為牠們也來自祖魯亞河,但似乎並無證據佐證。本種過去很少輸入,不過近幾年來能見度提高了許多,甚至還有白金型個體出現。

白金型個體
紅眼洛卡燈各產地型和近似種對照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