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入門小型鉛筆魚

小時候剛開始接觸淡水觀賞魚時,有一次經過某家水族館前,看見門面的展示缸中,有兩隻腹部呈現鮮紅色的鉛筆魚正肩並肩地互相推擠著,這才發覺,哇!原來這種常見又平價的紅肚鉛筆魚也可以擁有如此驚人的色彩!從此便對這隻魚留下了深刻印象

圖.文|Flair Wang

協 力|水世界紅鱗水族

情緒激動的雄魚,體軸的黑色縱帶會變得更加粗黑

小型鉛筆魚中的平民天后 

  紅肚鉛筆魚(貝氏鉛筆魚;Nannostomus beckfordi Günther, 1872)也被稱為鉛筆燈,可以說是小型鉛筆魚屬(小口脂鯉屬;Nannostomus)中最常見且最平價的種類。牠們雖然是一種南美洲小型脂鯉(加拉辛)科魚類,但本身卻不具有脂鰭(adipose fin)特徵,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東北部的蘇利南、蓋亞那、以及法屬圭亞那等國境內,另外也擴及到巴西境內部分流域。由於南美洲東北部的這三個國家鮮少有出口商,導致這裡所出產的淡水觀賞魚多半只能透過第三國(如德國)出口到世界各地,能見度相當低,因此我們在市面上所見到單價低廉的紅肚鉛筆,絕大多數都是東南亞魚場所繁殖出來的人工個體,而非南美洲當地的野生魚。

  紅肚鉛筆的英文俗稱為「Golden Pencilfish(黃金鉛筆)」,雖然和我們印象中的長相不太相符,然而這可能與牠們在一般時候所展現出來的金褐色體色有關;至於種名 beckfordi,則是命名自最早採集到此魚並交給大英博物館的 F. J. B. Beckford 先生。飼養初期,紅肚鉛筆的體色其實並無過人之處,除了一條粗黑色帶紋橫貫身體中央直達尾柄外,其身上的黃褐底色其實不算亮眼,但待飼養一段時間後,成熟公魚腹部的紅色色彩會更加濃烈、範圍也會越來越擴大,甚至可以擴及到側帶上方,且公魚們在爭奪地盤、情緒亢奮時,身體的底色也會轉為粉紅色,體側的黑色縱帶會變得更加粗黑;而母魚體色不太會有什麼變化,但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腹部會更為飽滿。

飼養初期,紅肚鉛筆的體色顯得較淺淡

 

體色變異型?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一款名為「酒紅鉛筆」的魚類,型態和紅肚鉛筆有些相似,但體色卻有不同,牠倆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早期在批量進口的紅肚鉛筆當中,偶爾可以發現到幾隻體色迥異於其他同類的變異個體,體色略呈酒紅色;沒幾年,市面上便開始出現整批皆為酒紅色的個體,想必是印尼繁殖魚場也發現這種變異個體,並將其挑選出來育種,這種型態自然也就自成一種品系,名為「酒紅鉛筆(N. beckfordi var. Red)」了。

市售的酒紅鉛筆為紅肚鉛筆的人工選育個體

飼養環境的設置

  本種通常棲息在水流和緩的小溪流或沼澤,水中多密布散落的樹枝與落葉,棲地水質為弱酸至弱鹼性(pH 6.0-8.0)、中等硬度(dH 5-19)、水溫 24-26 ℃ 之間。喜歡群體活動,強勢的公魚會佔主導地位,並會捍衛自己的地盤。主要以水中的蠕蟲、甲殼類動物及小型昆蟲為食,但在人為飼養環境下也發現牠有拔除缸中立體狀藻類(例如絲藻)的習慣,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除藻好幫手。

  文獻顯示其標準體長可達 6.5 cm,但實際上筆者卻不曾見過那麼大的個體,紅肚鉛筆約和一般小型鉛筆魚體型相仿,體長多不超過 4 cm 左右,因此適合的飼養缸尺寸最少需要長 45 或 60 cm 以上。且由於牠們有群體生活的習慣,因此在飼養時最好一次選購 5 隻以上的個體,不但可以讓牠們獲得充足的安全感,而且也可見到牠們爭鬥或求偶時所釋放出來的美麗體色與豐富的肢體語言。

  紅肚鉛筆屬於中上水層魚類,不需要過強的水流,因此氣舉式生化棉過濾器或外掛過濾器是比較好的選擇。體色亮眼、且能夠適應廣泛水質條件的紅肚鉛筆,也是綠意盎然的水草造景缸中的最佳良伴,許多人喜歡將牠們飼養在栽種水草的水族箱中,其鮮紅的體色與翠綠的水草形成絕妙的對比與搭配。除此之外,性情溫和的牠們也能整群單獨飼養在中小型水族箱中,利用流木造景或在缸底鋪上落葉,塑造一座屬於牠們的群落生境飼養缸;另外也可搭配其他如小型燈魚、短鯛、小型鰍類或鼠魚等喜愛棲息於中、下水層的小型魚類一起混養。

夜間熄燈後,紅肚鉛筆的黑色縱帶會轉為三顆傾斜的大黑斑,十分有趣

基本的飼養方式

  和其他種類的小型鉛筆魚比起來,紅肚鉛筆的飼養相對容易許多,一方面主要是牠們多為人工繁殖個體,對水質的寬容度較高,另一方面是牠們原生對水質環境就比較不挑剔,所以弱酸至弱鹼性的水質條件牠們都能夠接受,但是如果想要牠們發揮出較佳的體色或是想要繁殖牠們,建議還是以弱酸性的軟水來飼養會比較妥當。

   牠們對於各種食物的接受度很高,不論是顆粒或薄片飼料、冷凍赤蟲或豐年蝦,都非常樂於接受。雖然其嘴巴口徑很小,較適合投餵其小尺寸的餌料,但是遇到顆粒稍微大一點的飼料,牠們也能先用嘴巴噘著,再慢慢吞入口中。

罹患初期白點病的個體

   在疾病方面,雖然紅肚鉛筆的體質比其其他種類來得強健,但是如果長期處在水質不潔、水溫動盪或是飽受欺凌的緊迫環境下,牠們還是會罹患疾病。比較常見的疾病包括白點病,或是細菌感染導致體表黏膜增生及雲眼病等,當發現有這些現象時,應趕緊檢查是否太久時間沒換水或是過濾器的濾材許久未清,另外也需查看水溫是否過低等,並立即改善。之後針對病徵再投以相對應的藥物,待數日之後通常都能獲得改善。然而在投藥前需記得將濾材中的活性碳或缸中的沈木這類會吸附藥物的東西先行取出,以免降低藥效。

繁殖

  雄魚體型較為細長,在臀鰭基部以及尾柄處具有較明顯的紅色塊斑;雌魚身形明顯較為豐腴,成熟時期腹部會更加飽滿圓潤,然而身上的紅斑色彩較淡,分布的範圍也不若公魚廣泛,性別還算容易辨認。當雄魚體長超過 3 cm並且展現出鮮紅的體色,而雌魚大腹便便呈現抱卵狀態時,通常表示牠們已經成熟,準備進入繁殖階段了!

紅肚鉛筆雄魚(左)體型較修長,體色也較紅豔;紅肚鉛筆雌魚(右)體型豐腴,僅在臀鰭和尾鰭基部出現紅斑

  紅肚鉛筆屬於撒卵型(egg-scattering)繁殖模式,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發情的雄魚會開始熱烈追求雌魚,在雙方一陣推擠和纏繞後,雌魚會將產下的卵撒落在魚缸底部。為了避免親魚把卵吃掉,提高繁殖的成功率,可以使用一些特別的方式,例如在缸底鋪上一層紗網,適當的網目大小足以讓掉落的魚卵進入,但卻能阻擋成魚食卵;也可在缸中放置許多莫絲類水草或是卵生鱂魚常用的毛線拖把,讓魚卵黏附其上;更巧妙的是有些人會在缸底鋪滿玻璃彈珠,讓魚卵掉落在彈珠之間的縫隙中而不被親魚所發現。

個體進入成熟階段,雄魚(後者)會開始出現求偶動作(前者為雌魚)

  當雌魚產卵完畢後,可以將親魚撈出至別缸,使魚卵在原缸中孵化,此時應加強打氣增加溶氧,約 3 天左右幼魚便會孵化,此時牠們的口徑十分狹小,僅吃得下草履蟲之類的微生物,如果此時在缸中放置開始腐爛的落葉,則可提供一些微生物讓幼魚攝食,約一周後便可餵食剛孵化的豐年蝦無節幼蟲了!

   雖然紅肚鉛筆不像其他野生的鉛筆魚那樣珍貴,但價格低廉卻美麗毫不遜色的牠們,是相對 C/P 值超高的小型觀賞魚,相當適合初入門的小型魚愛好者來飼養,在細心的照料下,相信牠們也會用最美麗的體色來回報!

分類位階

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脂鯉目 Characiformes

亞目

脂鯉亞目 Characoidei

鱂脂鯉科 Lebiasinidae

鉛筆魚屬 Nannostomus

貝氏鉛筆魚 N. beckfordi Günther, 1872

延伸閱讀你的鉛筆盒裡有幾種鉛筆?-小型鉛筆魚種最完整收錄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