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溪流生態探尋
台灣不但擁有東亞最高峰-海拔高度 3952 公尺的玉山主峰,另外還有 269 座高度超過 3000 公尺的高山所形成的中央山脈,因此台灣的河川多半短而急促,特別是在東部。
前幾天與好友再次前往東部進行溪流探詢,原本還很害怕會被毒辣的太陽烤焦,沒想到到了宜蘭居然斷斷續續的下了一早上的雨,一直到了中午時分才開始放晴,而我們的下水時間也就寥寥無幾…

這並非是我第一次造訪這條短溪的上游,因此對於溪中會出現什麼生物心裡已經有底了,只是當我剛下水沒多久便看到泰國蝦般大的過山蝦公蝦(貪食沼蝦)從岸邊草叢跑出來時,還是嚇了我一跳,可惜並沒有抓到牠,而且根本壓根兒忘了拍攝水下照片,可能一時還改不過來看到東西就抓的這種反射動作吧。


其實除了採集之外,這次起行的目的更多是想拍攝一下水中的生物和牠們的棲地,所以該河常見的底棲魚種:中華花鰍(Cobitis sinensis)、幼魚比成魚美麗的日本禿頭鯊(Sicyopterus japonicus)、台灣特有的最大型吻蝦虎-大吻蝦虎(Rhinogobius gigas)便都入鏡了。不過之後想拍牠們大概也只能趁著炎炎夏日小編才敢下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