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燈魚家族(上)之紅翅濺水魚
在南美燈魚之中,分類上屬於鮰脂鯉科(Lebiasinidae)、翹嘴脂鯉亞科(Pyrrhulininae)、翹嘴脂鯉分支(Pyrrhulinini)的魚類,被稱為「濺水魚」。其中紅翅濺水魚(Splash tetra)是濺水魚家族的代表魚種,雖然在國內市場中不算非常常見,但每年也都會有一至數批輸入的記錄。
圖.文|吳瑞梹
協 力|華洋水族貿易
具高度觀賞價值的濺水魚—紅翅濺水魚
流通在觀賞水族市場中的絲鰭脂鯉屬濺水魚約有 5-6 種,牠們的身體底色都是淡褐色,再依魚種不同而搭配深褐色、黑色或紅色的帶紋或是細點紋。雖然有些種類在各鰭鰭面上會約略帶有紅色色澤,但大部份鰭色不算飽和,對比也較不明顯。因此,比起其他流通在市場中的南美燈魚,濺水魚類的觀賞價值常是被人低估的。相較之下,紅翅濺水魚體色表現層次豐富,鰭色也鮮艷,觀賞價值明顯較高於同屬魚種。

紅翅濺水魚雄魚淡褐色體側至少四列左右鱗片的鱗面上都帶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在魚隻游動之間不斷閃爍著。體側後半段越接近尾柄處,顏色越趨艷紅,這鮮艷的紅色色澤更進一步擴散至雄魚發達的尾鰭鰭面之上,而這也就是紅翅濺水魚「紅翅」二字的由來!其背鰭在基部一小塊白色斑紋的上方,緊接著是一大塊黑色狀似眼斑的紋路,而最外緣的鰭面上則為橘紅色。此外,包括胸鰭、腹鰭與臀鰭等,鰭面上都帶有相同的橘紅色至鮮紅色色澤,十分美麗。另外,仔細觀賞的話可以發現,紅翅濺水魚眼睛的前方有一小道黑帶連結至吻端,但吻端也帶有橘色色澤,就像是抹了口紅般。紅翅濺水魚的雌雄魚分辨容易:雌魚體色為淡褐黃色,各鰭鰭條不像雄魚般延伸,鰭面色澤也不若雄魚般飽和。相形之下,紅翅濺水魚雌魚的體色表現甚為樸素。
紅翅濺水魚的飼育
從飼養方式的角度來看,紅翅濺水魚是典型的南美小型燈魚。此即意謂著,跟大部份南美脂鯉目(加拉辛)燈魚一樣,紅翅濺水魚適合利用中性偏弱酸性而乾淨的水質來進行飼養。這樣的水質可以輕易地利用沉木、泥炭土、欖仁葉或市售黑水來調整得出。在弱酸性的水質中飼養紅翅濺水魚,可以很容易地就讓牠們發色飽和。不過,如果可以在飼養紅翅濺水魚的水族箱中密植水草、利用沉木造景製造出複雜而自然的空間環境,就算水質偏中性,牠們仍然可以適應地十分良好。紅翅濺水魚並不太需要明顯的水流。相反地,流速緩慢但足夠驅動過濾系統的水流對於牠們才是較佳的。
比起牠的親戚—在水族館中更為常見的鉛筆魚類(pencil fish),紅翅濺魚水的性情算是更為活潑而好動。就算是性情溫和的牠們,也會時常出現互相追逐、展鰭誇示(display)的行為,個體的互動行為上並不單調。不過,包括紅翅濺水魚在內,所有濺水魚家族的魚種都具有跳水的能力。因此,飼養紅翅濺水魚時,最好要在缸上加蓋,或是降低水位,以防牠們跳缸而發生乾死缸外的憾事。
紅翅濺水魚對各種餌料的接受度都很高,包括人工飼料。唯一要注意的是,牠們的吻部不大,因此餵食的食物尺寸要適當。攝食容易但不會一下子就散開而污染水質的薄片狀飼料,是較適合牠們的人工飼料形式;至於活餌、生餌方面,初孵的豐年蝦無節幼苗以及水蚤在尺寸上都頗為適合。冷凍的豐年蝦成蝦甚或是赤蟲,對紅翅濺水魚而言在尺寸上都稍嫌大了些。這兩種水族玩家們常用的生餌,紅翅濺水魚還是會吃,但是很明顯可以觀賞到牠們會因為無法一口吞下而出現不斷吞吐食物的行為。身體狀況健康的紅翅濺水魚不僅活力充沛、胃口極佳,索食也十分積極。餵食完畢後,常見個體的腹部呈現明顯突出誇張的現象。
唯一會濺水繁殖的濺水魚

紅翅濺水魚的英文名字是 Splash tetra。雖然大部份鮰脂鯉科魚類都被稱為濺水魚,但事實上只有紅翅濺水魚才是真正會把水濺出來(splash)的該科魚類;而牠們會把水濺出水面的原因則是為了能夠順利繁衍下一代。紅翅濺水魚的繁殖行為十分特別而讓人印象深刻,只要掌握訣竅,牠應該算是濺水魚家族中最容易在水族箱中進行繁殖的魚種。
當雌雄魚的營養狀況良好,雌魚的腹部因抱卵而明顯圓潤時,就是可以進行紅翅濺水魚繁殖工作的時候了。紅翅濺水魚雄魚發情時,體色會變得較平時更為鮮紅,體側中央出現明顯的縱向短黑帶,且會佔領並守護一塊空間。紅翅濺水魚雄魚會選擇佔領的空間有一個特性,就是該空間水域上方離水面約 5-6 公分的高度一定要有一具有垂直向平面的物體存在。簡單地說,在野外狀況下,就是水面上正好要有垂下的樹葉出現。此時,如果附近有抱卵而腹部飽滿的雌魚出現時,這隻發情的雄魚就會積極地追趕其他雄魚與尚未抱卵的雌魚個體,並主動地接近抱卵雌魚。雄魚會一邊在雌魚面前展鰭誇示,一邊引導牠一同游向水面。同樣具有交配意願的雌魚,會欣然地接受雄魚的追求而與之在水面逐漸平行併排,並且在瞬間一同躍出水面沾附在水面上的葉子上產卵與授精。雌雄魚每次會在葉片上停留約 1 至 2 秒左右,同時產下數顆受精卵,之後就扭動身體一同掉回水裡。在整個交配產卵的時間裡,雌雄魚會如前述躍出水面至葉片上數次,直到雌魚產完體內成熟的魚卵為止。就筆者自己的觀察,每次均會有約三十顆以上的魚卵被產下。
精釆的不止這樣!在交配產完卵之後,紅翅濺水魚的雄魚會擔負起守護魚卵的工作。魚卵在產下後約需兩天左右的時間發育與孵化。在這段時間內,雄魚會守在葉子下方的水域,不僅追趕入侵的其他個體,更會不定時地反身擺動尾鰭,把水濺起潑向葉片上的魚卵,以保持魚卵的溼潤。而在葉子上順利孵化的小魚,最後會乘著水珠緩慢逐漸地落入水中,展開牠們的新生活。

若想要人工帶大小魚以增加產量,則可以捉準時間,小心地以滴管將發育完全但尚未落入水中的仔魚沖至裝盛原缸水的容器之中,並倒入綠藻水作為其開口餌料。在約一週之後,小魚會明顯長大,此時再改餵牠們初孵的豐年蝦無節幼蟲。依照如此操作,小魚的育成率會明顯提高。
真的十分感謝你的分享以及解說,附上圖片及文字敘述後,繁衍的過程真的讓人很有畫面,也被這種特別的魚吸引
謝謝您的鼓勵,下集原本想安排其他的濺水魚種類介紹,但是站長太忙了,還沒時間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