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 Uruguay

烏拉圭,南美洲第二小的國家(僅次於蘇利南),北接巴西,左鄰阿根廷,左側的烏拉圭河為烏拉圭與阿根廷的界河;不同於亞馬遜河盆地終年如夏,這裡的四季分明許多。一般的水族愛好者對於烏拉圭(Uruguay)這個南美洲東南方的小國可能較不熟悉,因為相較於其他鄰近的巴西、哥倫比亞或秘魯等野生觀賞魚出口大國來說,烏拉圭的出口商寥寥可數,當然出口觀賞魚比例便少得可憐。感謝作者 Peter Petersen 的大方分享,讓我們可以一窺當地的原生淡水魚以及牠們的生態。

 

作者|Peter Petersen(https://amazonas.dk/

翻譯|Flair Wang

 

大奧利馬爾河 Rio Olimar Grande

地區:三十三人城(Treinta y Tres)

 

在大奧利馬爾河(Rio Olimar Grande)旁的阿諾湖(Laguna de Arnaud)中,我發現了美麗的大唇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labiatus;水族商品名為皇室鹅頭寶石鯛)
阿諾湖(Laguna de Arnaud)
小肛真甲鯰(Loricariichthys anus)在這些水域中繁衍生息。這裡的底床是由細砂和泥土所混和而成
小肛真甲鯰似乎非常敏感。魚從水中取出後不久後,體內和鰭上便出現了血塊。經過短暫的拍照後,魚很快被釋回
小肛真甲鯰的腹部特寫
阿諾湖的湖水是靜止的
長鰭花鼠(Corydoras longipinnis)也被稱為 CW003,似乎過著獨來獨往的生活。我很少抓到一整群的魚。雄性的背鰭較長。這隻是典型的雄魚
長鰭花鼠在體色和斑紋上與花鼠有所不同。在烏拉圭的大多數地區,牠們的腹部以及腹鰭和臀鰭(如圖中那樣帶有棕色紋路)呈黃色至橙色
刮銼甲鯰(Rineloricaria strigilata)也原生於烏拉圭。這是在阿諾湖所捕獲個體的側視圖
刮銼甲鯰的頭部俯瞰圖
刮銼甲鯰同一個體的吻部。牠們似乎主要以碎屑和蠕蟲為食
亞馬遜淡水蟹(Dilocarcinus pagei)也原生於烏拉圭。 該物種在南美廣泛分佈
雄性亞馬遜淡水蟹的螯非常大。我只看到該物種生活在水中。牠們似乎並不像其他相關物種那樣會爬出水面
在這個潟湖和主河道中也棲息著七彩鵝頭寶石(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gymogenys)。這是一隻成熟雄魚
一隻來自潟湖的年輕七彩鵝頭寶石

 

伊河 Rio Yi

地區:杜拉斯諾(Durazno)

 

在伊河中,我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物種
這條河有一種特殊的南方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meridionalis;水族商品名為七彩寶石鯛)族群,牠們的背鰭很高。我只在伊河中發現這種變異
河底布滿了沙子、岩石和礫石
在河底,我們發現了入侵種的亞洲河蜆(Corbicula fluminea)。 牠們通常分布在東南亞
我們也發現了另一種軟體動物。 這是原生的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
福壽螺在水面上產卵。卵為紅色或粉紅色,通常附著在植物上
南方小油鯰(Pimelodella australis)似乎主要以蝦和魚苗為食
魚被迅速採集起來並放入水桶中進行分類。大部分魚隻會在捕捉後不久便放回河中
一隻成年的雌性豹任氏鱂(Jenynsia onca)。該個體體長為 6.5 cm
在這裡也可以找到黑唇孔雀龍(點唇矛麗魚;Crenicichla celidochilus)。這種孔雀龍似乎以燈魚、胎生鱂、蝦子和昆蟲為食
這是一隻雄性黑唇孔雀龍。該個體體長為 14.5 cm。我們捕獲的最大個體為 27.8 cm
這是一隻雌性黑唇孔雀龍。體長 12.5 cm
在馬路旁邊,我們發現了另一種有趣的孔雀龍
我們還在這裡找到了苦矛麗魚(Crenicichla minuano)。我抓到的最大個體是 13 cm。該物種似乎主要以蝦和昆蟲為食
在伊河的這一河段,我抓到了一條異型魚,沒想到在這裡也可以發現
這是大斑半鈎鯰(Hemiancistrus meizospilos)的臉。該物種似乎主要以碎屑、矽藻和不明蠕蟲為食
我們捕獲到最大的大斑半鈎鯰體長為 15.5 cm。圖中個體為 11 cm
近看大斑半鈎鯰更加美麗。身體下半部的斑點更加明亮,我們捕獲的所有個體幾乎都是奶油黃色
對大斑半鈎鯰來說,身上和魚鰭上斑點的大小和數量每隻都不相同
在淺水中,我們發現了更多的孔雀龍
司各脫氏矛麗魚(Crenicichla scottii)在烏拉圭很普遍
這隻紅矛麗魚(Crenicichla lepidota)也是烏拉圭原生種
我們發現到一些在淺水中覓食的食土鯛
原來是蒂拉佩拉鵝頭寶石(Gymnogeophagus tiraparae)。我們捕獲的最大個體體長為 11 cm
蒂拉佩拉鵝頭寶石似乎主要以小型不明蠕蟲為食
我們只有在伊河中抓到蒂拉佩拉鵝頭寶石
伊河的泥底水域
「麥基諾斯」鵝頭寶石鯛(Gymnogeophagus mekinos)也出現在黑水河中

 

聖盧西亞奇科河 Rio Santa Lucia Chico

地區:佛羅里達(Florida)

在佛羅里達的區域中,我發現了一條棲息著被稱為「麥基諾斯」鵝頭寶石鯛(Gymnogeophagus mekinos;當地稱之為“ Paso Pache”)的小河。這是一隻成年雄魚
這些美麗慈鯛的棲息地。這是聖盧西亞奇科河(Rio Santa Lucia Chico)的一部分
多數生態群落看起來都像這樣。但是我也在這裡發現了一些水生植物:水蘊草(Egeria densa)、雪花草類物種(Hottonia sp.)和 浮葉水丁香(Ludwigia helminthorrhiza
「麥基諾斯」鵝頭寶石鯛的體色極為耀眼。鰓蓋上的藍色斑點似乎因個體而異
這種甲殼類動物是聖盧西亞奇科產的魔蠍(Aegla sp. “Santa Lucia Chico”)(俯視圖)
聖盧西亞奇科魔蠍(Aegla sp. “Santa Lucia Chico”)(側面)
在同一生境中,我發現了:雷氏跳鱸(Characidium rachovii)、聖盧西亞奇科直升機(Rineloricaria sp. “Santa Lucia Chico”)、虛線花鱂(Jenynsia lineata)、十斑銼齒鱂 (Cnesterodon decemmaculatus)、某種河虎燈(Astyanax sp.)、紫豔鵝頭寶石(Gymnogeophagus terrapurpura)、聖盧西亞直升機(Rineloricaria sp. “Santa Lucia”)、司各脫氏矛麗魚(Crenicichla scottii)、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河蜆(Corbidula fluminea)、聖盧西亞產駝背南麗魚(Australoheros scitulus “Santa Lucia”)和巴西鼬鯰(Heptapterus mustelinus
一隻大的雌性狼蛛。烏拉圭狼蛛(Grammostola quirogai)可能是該國最大的蜘蛛。儘管牠們具有毒性,但仍是一種溫馴的物種,你大可不必擔心

 

薩蘭迪溪 Arroyo Sarandi

地區:卡內洛內斯(Canelones)

這裡是薩蘭迪溪(Arroyo Sarandi)
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是這裡的常見水生植物
紫豔鵝頭寶石(Gymnogeophagus terrapurpura)幼魚
紫豔鵝頭寶石的成年雄魚
長出水面的巴西虎耳(Bacopa australis)。圖中的水深約為 60 cm。這些植物下面是絕佳的魚類群落生境
一隻成年雄性的司各脫氏矛麗魚。該個體體長約為 20 cm
我觀察到司各脫氏矛麗魚以鼠魚(Corydoras)、脂鯉(Characins)和蝦為食
在淺水域中,一些鯰魚在岩石之間覓食
與我所期望的不同,我發現花鼠(Corydoras paleatus)只會單獨游動或少數個體群泳
水蘊草(Egeria densa)原產於烏拉圭
我抓到最大的花鼠個體體長介於 5-6 cm 之間
在水面上的大花皇冠(Echinodorus grandiflorus
在這個特殊的小水池中,我抓到了這些魚種。從上至下:詹氏寡脂鯉(Oligosarcus jenynsii)、司各脫氏矛麗魚、伊氏齧脂鯉(Bryconamericus iheringii)、史丹利龍鰭燈(Pseudocorynopoma stanleyi

 

布蘭卡斯水域 Aguas Blancas

地區:拉瓦列哈(Lavalleja)

在這條清澈的小溪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長葉九冠(Echinodorus uruguayensis
在這些水生植物的葉子上,我們抓到了綠色小精靈(烏拉圭背甲鯰;Hisonotus charrua)。這是一隻成魚
長葉九冠在淺水當中的清晰影像
在水草的根部中,我們發現了南美多彩鯰,牠們可能是:卡拉多彩鯰(Microglanis carlae)、杜父多彩鯰(Microglanis cottoides)或馬氏多彩鯰(Microglanis malabarbai
在水流快速的岩石之間,我們發現了兩種有趣的甲鯰科異型
在布蘭卡斯的湯氏鉤鯰(Ancistrus taunayi)呈紅色。這是一隻體長約 7 cm 的年輕個體
約 6 cm 長的雄性湯氏鉤鯰
這是來自布蘭卡斯的拉普下口鯰(Hypostomus laplatae)幼魚。我抓到了很多。牠們似乎是那條河中的常見物種。該個體體長約為 3 cm
拉普下口鯰隨著成長,鰭上的紅色條紋會消失,轉而出現斑點。右邊個體約為 19 cm 長
拉普下口鯰同一個體的俯視圖
在這一大片長葉九冠中,我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物種
這是麥基諾斯鵝頭寶石鯛(Gymnogeophagus mekinos)的臉
這隻麥基諾斯鵝頭寶石鯛是一隻成年雄性,實測體長為 16 cm
底床滿是直升機那類的鞭尾鯰異型
一種直升機異型(Rineloricaria sp.)

 

拉斯帕瓦斯溪 Arroyo de Las Pavas

地區:三十三人城(Treinta y Tres)

 

這個群落生境的多樣性很高。在這個地點,底床是由石塊和泥土所組成
在自然棲息地的點斑矛麗魚(Crenicichla punctata)。在背景中,你可以隱約看到皇室鹅頭寶石鯛(Gymnogeophagus labiatus
這條小溪在某些河段非常淺窄
一對華美南麗魚近似種(Australoheros sp. aff. facetus)。雌魚在上、雄魚在下。這條溪流中的族群特別美麗
這裡有大花皇冠草、巴西虎耳草(Bacopa australis)和浮葉水丁香
在岩石中,我們發現了湯氏鉤鯰。這條小溪裡的族群身上有綠色斑點
湯氏鉤鯰似乎可以長到約 15 cm
綠色在水中看起來最為清楚。這隻湯氏鉤鯰個體體長約為 12 cm
在這個群落生境中,我看到幾種脂鯉游過。其中一種是非常常見的觀賞魚
黑十字燈(Psalidodon anisitsi)。這條魚的學名以前被稱為 Hyphessobrycon anisitsi 以及 Hemigrammus anisitsi
撈出水面的黑十字看起來有些不同。這是同一隻的 7 cm 長個體
在水池的岩石中,我發現到一些慈鯛
在棲地中的皇室鹅頭寶石鯛。前面是佔主導地位的雄魚,中間是隱性雄魚,背景則是雌魚
在攝影缸中,較容易看出皇室鹅頭寶石鯛的體色。但我也發現到這裡的許多慈鯛都感染了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騾耳犰狳(Dasypus hybridus)非常好奇,離我們很近
由於濕地和季節性變化,烏拉圭有許多兩棲動物。在春季,你會發現許多蝌蚪。在這個階段,牠們被稱為幼蛙。這是蒙得維亞蛙(Boana pulchella
我們還在這條溪流中發現了小多指節蟾(Pseudis minuta)。在這個國家,由於冬天到夏天的極端溫度變化,許多物種在同一季節發育。溫差範圍從 -5 到 43 ℃
小多指節蟾的體色可能會有所不同。 這是另一隻不同的個體
這隻幼蛙屬於烏拉圭丑角蛙(Lysapsus limellum

 

利昂山脈 Sierra de Rios

地區:塞羅拉爾戈(Cerro Largo)

溪流幾乎乾涸,因此儘管有許多水生植物,但我們仍很容易看到魚
這隻史丹利龍鰭燈的成年雄魚體長 7.5 cm,在開闊水域的水面上捕食蚊子時被捕獲
大南美草鹀(Embernagra platensis)是烏拉圭的原生鳥類。 在該國北部地區似乎最常見
從水面上方,我發現到成群的脂鯉以及一些食土鯛在河床上覓食
這些魚種有:伊氏齧脂鯉、赤紅南麗魚(Australoheros sp. Red Ceibal)和七彩鵝頭寶石(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gymnogenys
在這個棲地中,我們發現了一些非常稀有的慈鯛
白色南麗魚(Australoheros sp.)也被稱為 “ 白切巴魚(White Ceibal)”。右邊是雄魚,左邊是雌魚
第一次訪問該群落生境時,我們只發現了少數白色南麗魚。下次我們更加徹底,發現了 15 隻個體。經過短暫的拍照後,牠們全部被釋放
白色南麗魚似乎主要以碎屑和粉綠狐尾藻為食
在此將白色南麗魚與該地區共棲的常見物種──赤紅南麗魚(Australoheros sp.)進行比較
這些水域中的掠食者是 Pseudablabes patagoniensis。我們觀察到這條蛇以魚為食。這是我們在此地點(利昂山脈)捕獲的唯一水生爬行動物
另一種掠食者是黑冠白頸鷺(Ardea cocoi)。這種鳥類似乎主要以魚類和兩棲動物為食
美洲鴕鳥(Rhea americana)是南美最大的鳥類,可重達 27 公斤。可悲的是,由於棲地的流失和捕獵,這隻鳥被列為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
紅腿叫鶴(Cariama cristata)是一種掠食性鳥類,主要以昆蟲、蜥蜴、兩棲動物、小型哺乳動物甚至蛇類為食
烏拉圭的道路狀況非常好,公路收費系統也良好運作。這使得輕鬆遊覽這個美麗而有趣的國家成為可能

 

塞巴利托溪 Arroyo Ceibalito

地區:塞羅拉爾戈(Cerro Largo)

 

這條小溪裡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物種
這種雙飾斯坦達脂鯉(Steindachnerina biornata)體長約為 11 cm
雙飾斯坦達脂鯉的族群,大多數都體型相仿。我們沒有看到幼魚出現
這些巴西虎耳看起來不像是真正的魚類棲地,但是這些淺水區實際上隱藏了許多有趣的魚類
在發現了一種為紀念我祖國的古老動物學家和博物學家,一位丹麥基督徒──弗雷德里克.呂肯(Frederik Lütken)而命名的物種後,感覺有點懷舊。這是盧肯紅尾燈(呂肯副齒脂鯉;Deuterodon luetkenii),最初被稱為 Tetragonopterus luetkenii,近來則被稱為 Hyphessobrycon luetkenii
患有黑斑病(Diplopstomiasis)的花斑食蚊魚(尾點角莖鱂;Phalloceros caudimaculatus)雌魚
底床是泥、沙和礫石的混合物。這裡的植物是八字蕨(Regnellidium diphyllum),在烏拉圭很常見
狀態完美的凱氏銼甲鯰(Rineloricaria cadeae
一對凱氏銼甲鯰。右為雄魚,左為雌魚
我注意到,凱氏銼甲鯰雄魚具有延伸的臀鰭與腹鰭
凱氏銼甲鯰的吻部
如同許多其他鞭尾鯰一樣,凱氏銼甲鯰的頭部兩側都有棘刺
我們在這裡捕獲了許多有趣的物種。甚至一種未被描述的慈鯛
赤紅南麗魚雄魚
赤紅南麗魚雌魚
粉綠狐尾藻原產於烏拉圭。在世界許多國家或地區,它們都被視為一種有害生物,是一種入侵植物。但是,在其自然範圍內,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這種植物會吸收養分並維持河流中良好的水質
一隻年輕的黑十字燈。這條魚體長為 2.8 cm
該個體屬於淡水甲殼類,名為鎧甲蝦科,俗稱魔蠍。牠們原產於南美。這是烏拉圭魔蠍(Aegla uruguayana
腹部部分隱藏於這些魔蠍的胸甲下方。最大種類的甲殼長度可以達到 6 cm 左右。這是烏拉圭魔蠍
這些烏拉圭魔蠍似乎主要以碎屑和腐肉為食

 

康文托溪 Arroyo Convento

地區:塞羅拉爾戈(Cerro Largo)

 

梅洛市(Melo)附近這條幾乎乾涸的溪流中擁有許多有趣的物種
完全成熟的似火鲃脂鯉(Hyphessobrycon igneus)。此個體體長 6 cm
似火鲃脂鯉的體側呈金屬綠。當你將牠們撈出水面時會特別明顯
低淺的水位,使我們在進入這條流速緩慢的溪流前,就可以看到這裡許多物種
在水草間,我們發現了也被稱為 CW003 的長鰭花鼠
在沙質的底床上,我們可以看到幾種慈鯛經過
七彩鵝頭寶石鯛就是其中之一。與其他地點相比,我們在這裡抓到的個體具有很多藍色鱗片
我們還在此處也發現了烏拉圭鵝頭寶石(眼帶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rhabdotus

 

亞瓜隆河 Río Yaguarón

地區:塞羅拉爾戈(Cerro Largo)

 

這條河是巴西和烏拉圭之間的邊界
我們發現這條河中的點斑矛麗魚(Crenicichla punctata)數量很豐富
點斑矛麗魚的頭部特寫
在這個小島上,我們發現到脂鯉會吃迷你矮珍珠(Hemianthus callitrichoides)這種水草的氣生葉。在這裡發現的另一種水草是心皇冠(Echinodorus longiscapus
這種燈魚是小頭麗脂鯉(Astyanax abramis
小頭麗脂鯉的成魚。此個體體長為 7.5 cm
這種趴地珍珠草(Micranthemum tweediei)在該地區非常普遍
在泥岸邊非常淺的水中或其實是在泥巴中,我抓到了許多微體硬絲鯰(Scleronema minutum
微體硬絲鯰在這裡似乎很常見。牠們似乎可以長到約 5 cm
有時我會在泥巴或沙子表面附近發現微體硬絲鯰的眼睛露出
在這種岩石區我們發現好幾種鞭尾鯰
長尾銼甲鯰(Rineloricaria longicauda)似乎更喜歡流動的水流。我們通常會在中等或快速的水流中發現牠們
我們發現長尾銼甲鯰主要生活在沙質或泥質底床,但也棲息在岩石區
長尾銼甲鯰似乎主要以碎屑為食
在這條河的許多岩石上,我們發現了川苔草(Podostemaceae)。該物種最有可能是 Podostemum rutifolium 或是 Podostemum comatum,它們在獨特的短莖上有花,只是我們沒有看到。該屬的成員為無性繁殖,並由緊密附著在岩石上的綠色匍匐根傳播
我們還在這條邊界河中發現了盧氏喉鰭鯰(Trachelyopterus lucenai)。該物種似乎主要以蝦、昆蟲、異型和脂鯉幼魚為食。我們發現的最大個體體長為 18 cm
在旱季,你可以在許多地方步行穿過亞瓜隆河
小肛真甲鯰(Loricariichthys anus)的吻部。我們觀察到該物種以蠕蟲、昆蟲幼蟲和小型甲殼類為食
小肛真甲鯰的臉部
這隻小肛真甲鯰個體體長為 33 cm
小肛真甲鯰的棲地
在這條河中,我們發現了具有肥厚嘴唇的皇室鹅頭寶石鯛(Gymnogeophagus labiatus
皇室鹅頭寶石鯛的同一個體
這隻年輕的康氏下口鯰(Hypostomus commersoni)體長為 10.5 cm。該物種似乎以矽藻、碎屑和植物為食
這是一隻成熟的康氏下口鯰。該個體體長為 44 cm
我的第一張康氏下口鯰的合照。這張照片是我 2009 年第一次前往烏拉圭時所拍攝的
一隻 7 cm 長的年輕七彩鵝頭寶石(裸光蓋麗魚;Gymnogeophagus gymnogenys)雌魚
一隻 8.5 cm 長的年輕七彩鵝頭寶石雄魚
一對紅矛麗魚,上為雄魚、下為雌魚
這條河的底床很多變
我們在這條河中發現了兩種淡水蛤。外來入侵種:亞洲河蜆(Corbicula fluminea)和外來物種:Diplodon piceus
在樹蔭下,我們發現了大型淺灘和甲殼類動物
這裡的淡水蝦──Pseudopalaemon bouvieri 數量豐富
在雨季,該田野中的小沼澤地區會與主流相連。我在尋找鱂魚,但我只發現了甲殼類動物
我在這裡發現了許多美樂斯絨掌地鼠螯蝦(Parastacus pilimanus)。牠們會在草地上覓食

 

Cañada del Vigia

地區:塞羅拉爾戈(Cerro Largo)

 

溪流從像這樣渾濁的靜水池中流出
如圖所示,河水快速流過底部具有岩石和沙質底床的淺水區
在河速快速的岩石中,我們發現了點斑半鉤鯰(Hemiancistrus punctulatus)。我們發現的最大個體體長約為 15 cm
點斑半鉤鯰的吻部。該物種似乎主要以矽藻和碎屑為食
這隻年輕的點斑半鉤鯰個體為 4.5 cm
當你從水中看點斑半鉤鯰時,牠們的體色呈綠色
在非常淺的水中,我發現到有脂鯉停在底床上
在烏拉圭的大多數地區,我們發現了斑鰭溪脂鯉(Characidium pterostictum)。這個物種似乎可以長到約 7 cm 長
斑鰭溪脂鯉的垂直條紋可以瞬間出現並立即消失。上面的兩張照片是同一隻個體
我們也在這條溪流中發現了一隻面具蟾頭龜(威廉氏蟾頭龜;Phrynops williamsi)。該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視為易危物種(VU)
從下方看面具蟾頭龜的頭部
面具蟾頭龜具有非常獨特的顏色圖案
我們觀察到了這隻面具蟾頭龜以水生植物和魚類為食。這種雜食性物種原產於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
我注意到一隻掠食者躲在河岸下,以路過的脂鯉為食。這種掠食者被原住民稱為塔拉里拉(Tararira)
事實證明,這是這裡的主要掠食者──南方利齒脂鯉(Hoplias australis)。這種魚類會獵食包括鐵甲鯰在內的大多數魚類
我還抓到了這隻牙魚(Hoplias sp.),但是我不確定牠是哪一種。可能是同一物種的不同色系。眾所周知,牙魚會迅速改變體色
在這裡,我們還發現了另一種狼蛛(Lycosidae)。到目前為止,我還無法鑑定其身分
湯氏鉤鯰(Ancistrus taunayi)在這個國家很普遍。體色紋路因地區而異。最常見的是這種綠色的類型
湯氏鉤鯰也可以是紅色、橙色和黃色,但其他生理特徵大致相同。大多數個體的腹部呈淺藍色
湯氏鉤鯰的側視圖

 

Arroyo Sauce de Solis

地區:卡内洛内斯(Canelones)

 

有時查看 google 地圖的衛星照片會發現一些令人驚嘆的新棲地。這個地方遠在農民的土地上,我們不得不徵得他的許可。幸運的是,烏拉圭的原住民通常非常友好且樂於助人
詹氏寡脂鲤(Oligosarcus jenynsii)是一個廣泛分布的物種。我們在該國大部分地區都發現了這種掠食者
詹氏寡脂鲤的牙齒鋒利,似乎主要以其他脂鯉、胎生鱂和蝦類為食
請注意詹氏寡脂鲤的大眼。與大多數其他掠食者一樣,牠們可直視前方。這種魚的視角非常適合捕獵
在這些水域中,華美南麗魚(Australoheros facetus)的頭 / 嘴要尖得多。我發現這條河的底部僅由較大的岩石組成。因此,牠們可能演化出更尖的頭部,以便在這些岩石之間覓食
在這條溪流快速淺流處的岩石下面,我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鬍子類異型
這條河中的湯氏鉤鯰族群有黃斑和淡橙色的魚鰭。我只有在這條小溪中發現了這種體色
光是在這張照片中,您就可以看到巴西虎耳、浮葉水丁香、粉綠狐尾藻、大莎草(Eleocharis montevidensis)和白花天胡荽(Hydrocotyle leucocephala
在水草間,我們發現了紫豔鵝頭寶石。 牠們是雜食動物,以浮游動物、大型無脊椎動物和附著性藻類為食

 

內格羅河 Rio Negro

地區:塔夸倫博(Tacuarembó)

 

小溪從塔夸倫博流入內格羅河
無斑下口鯰(Hypostomus aspilogaster)也是烏拉圭原生種,並生活在這些水域中。該物種似乎主要以藻類、植物和碎屑為食。這是一隻體長約 13 cm 的年輕個體
在這處棕色的棲地中,我們發現了一種烏拉圭的瑰寶:一種在造訪這個令人驚嘆的國家之前,我從未聽說過的脂鯉
烏拉圭夢幻旗(Ectrepopterus uruguayensis)處於繁殖狀態時具有美麗的虹彩色調
在這裡,我們還發現了白玉皇冠(Cichlasoma dimerus)。這隻成年雄魚體長約 10 cm
近看白玉皇冠,牠們簡直是巧奪天工的作品。大自然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藝術家!
斑油鯰(Pimelodus maculatus)是這條河中常見的掠食者。牠們在這裡似乎會捕食脂鯉、胎生鱂、慈鯛、蝦子和昆蟲

 

西北烏拉圭 North West Uruguay

地區:阿蒂加斯(Artigas)

 

在這個混濁的烏拉圭河棲地中,我們發現了一種大型的食土鯛
在這條河中我們只發現到和尚(Gymnogeophagus balzanii)這種市面上常見的食土鯛。牠們似乎主要以碎屑、蠕蟲和小型甲殼類為食
胡椒小精靈(Otocinclus flexilis)似乎是一種獨居的魚類,牠們的長得比該屬中的其他魚大一些。該個體體長約 7 cm
這隻細身斑鳩貓(伊氏擬丘頭鯰;Pseudobunocephalus iheringii)體長約為 6.5 cm 長。牠們在充滿泥沙和多岩石的河底被發現
在長葉九冠叢中的葉子上,我們發現了一種有趣的小異型魚
綠色木紋小精靈(Hisonotus ringueleti)似乎主要以矽藻為食
我們僅在阿蒂加斯(Artigas)地區發現這種綠色木紋小精靈。該物種似乎可長到約 6 cm
綠色木紋小精靈非常依賴皇冠草(Echinodorus)。我們只有在該屬的植物上才能發現牠們
即使接下來的物種似乎在大河中最為常見,但你也可以幸運地在像這樣的小溪中找到牠們
大帆玫瑰天使(玫瑰下口鯰;Hypostomus roseopunctatus)似乎在夜晚最為活躍。該個體體長約為 25 cm
我認為,這是西北烏拉圭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美麗的地區之一。這是鸚鵡大鉛筆(Leporinus amae
鸚鵡大鉛筆的紅色鱗片會隨著不同角度變換顏色。請注意圖中魚隻側帶上方的紅色鱗片
牠們似乎主要在這些淺水中以粉綠狐尾藻和綠藻(Chlorophyta)為食
我們發現最大的鸚鵡大鉛筆體長約為 15 cm
這些水域中的另一種大型鉛筆魚是五線鉛筆(Leporinus striatus)。我們發現的最大個體約為 15 cm。圖中為雄性,體長約為 12 cm
這條五線大鉛筆是雌魚,來自同一地點,體長​​約 10 cm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