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戰狗沼蝦 Red Macrobrachium shrimp
有「原鬥之王」美稱的紅戰狗鬥魚(Betta macrostoma)在原鬥界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紅戰狗沼蝦又是什麼東東?
其實很早之前就曾經聽說在紅戰狗鬥魚的原生棲地中,還有一種神祕的紅色小型沼蝦(Macrobrachium sp.)與之共棲,但由於未曾親自到原產地一探究竟,所以這種蝦始終帶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就在去年,常年在東馬沙勞越探險的 Michael Lo,發布了他在汶萊及沙勞越的紅戰狗鬥魚原生地中所錄下的水下生態畫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9z1fTJpo0 ),影片中清楚地呈現紅戰狗鬥魚與紅色沼蝦在水下生活的場景。這兩地的水中pH分別達到了恐怖的 2.9(沙勞越)和 3.2(汶萊)、水溫 25~26 ℃,水域底層堆滿落葉和樹枝,水流緩慢,水色呈淡褐色的透明黑水。
體色的不穩定,也許水質佔了一些因素,我使用的是台北市翡翠水庫的自來水來飼養,水質沒有特別調整,所以應該是中性軟水,水溫 24~25 ℃。但我認為,背景因素佔的成分可能更大:原生地昏暗的光線和褐色水質,會加強牠們身上的紅色表現,讓牠們體色看起來更紅,這可能是牠們在水族箱中的體色不若水中生態影片中所見的那樣紅。如果有機會把水中 pH 降低,再模擬原生地的環境布置,看有沒有機會養出在原生地那樣的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