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蝦的種類及飼養大全

網球蝦由於其特化的濾食肢,常讓人們覺得新奇有趣而將牠們購回飼養,但是時常養沒多久就消失無蹤,不然就是在某一天發現牠們倒斃在水族箱底部。網球蝦有辦法進行人工飼養嗎?

網球蝦由於其特化的濾食肢,常讓人們覺得新奇有趣而將牠們購回飼養

何謂網球蝦?

  水族市場中俗稱的網球蝦,其實包含了四個屬別的淡水蝦種:匙指蝦屬(Atya)、類匙指蝦屬(Atyoida)、擬匙指蝦屬(Atyopsis;又稱仿匙蝦屬)以及南匙指蝦屬(Australatya),牠們和市面上常見的小型米蝦(Caridina Neocaridina)同屬於匙指蝦科(Atyidae)的成員。

張開羽狀附肢進行濾食行為的非洲巨人網球蝦

  這群匙指蝦共有的特色,就是牠們頭胸部上的前兩對鉗狀附肢演化成刷狀構造,平時會爬到水流較湍急處,張開牠們的「濾網」收集水中細小的浮游生物、有機碎屑和藻類,再送入口中吃食,這就是牠們被稱為「網球蝦」的原因;從其張網捕食的動作來看,與其說「網球」是名詞,不如說是動詞還來得貼切一些。

  然而步足演化成濾食肢的情況,可不只出現在上述四屬的淡水蝦中,其實在體型更為迷你的淡水米蝦屬(Caridina)成員中也有發現;例如蘇拉維西的婆娑湖(Lake Poso)中,就有一種被稱為蘇拉維西拳擊蝦(C. longidigita)的米蝦,具有和網球蝦類似的刷狀附肢,只是牠們的體型非常嬌小,僅有 1.5 cm 左右,濾食的速度也彷彿影片快轉一般,常可見牠們不斷快速左右揮舞著牠們的「網子」,就像在打拳一般,十分有趣。

體長不到 1.5 cm 的蘇拉維西拳擊蝦(C. longidigita),具有和網球蝦類似的刷狀附肢,濾食的方式比較主動,常可見牠們不斷快速左右揮舞著牠們的「網子」,就像在打拳一般,不停捕捉水中的懸浮微粒

飼養環境的佈置

  如前述,網球蝦非常依賴水流,因為那是牠們賴以維生的生存環境。強勁的水流可以為網球蝦帶來充沛的食物來源,因此在原生地牠們往往會朝著流水的方向往溪流上游攀爬,而擁有強壯步足的成蝦可以回溯到更上游的溪流環境。針對網球蝦單養的環境布置,可以水流和攝食為考量重點。

 網球蝦通常棲息在有明顯水流的地方,如圖中的小水瀑下方(圖片提供|An-Pang Fu)
原生水域中的石紋網球蝦正迎著小瀑布下方的水流進行濾食 (圖片提供|An-Pang Fu) 

  在水流部分,因為網球蝦主要仰賴水流來獲取食物來源,所以製造水族箱中的水流是不可或缺的。水流可直接利用過濾器的循環出水便能獲得。在過濾器的選擇上,只要可以製造出強大水流和高溶氧環境即可,外掛瀑布式和上部式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選擇較小的水族箱飼養,甚至使用簡單的氣動式海綿過濾器即可滿足其需求。不論是哪種過濾方式,都需避免網球蝦因逆流習性而不慎爬進過濾器的進、出水孔,必要時可加裝濾網。

網球蝦主要仰賴水流來獲取食物來源,所以製造水族箱中的水流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水流夠強勁,即使倒掛著,牠們也怡然自得

  野外的網球蝦為了濾食,對於水流的來源、方向和強度非常敏感,而這種習性同樣會在人工飼養環境中出現,因此飼主常常可以發現牠們會排隊守在過濾器的出水口附近,張開牠們的「濾網」開始濾食。這時不管是種內或種間群養,都可以看見佔體型優勢的個體會佔據最有利的位置,這時體型較弱小的個體或種類會被排擠到水流較弱的地方,是故,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擺設,例如流木、石塊或水草(需有足夠光照)的堆疊來增加棲息空間,並提供蛻殼個體予以躲藏。

駐足在過濾器入水口附近,迎著水流張網濾食的蜜蜂網球蝦

飼育水質

  網球蝦對於水質參數要求不高,但水中的 pH 值還是維持在中性(pH 6.5-7.8、GH 9-18)為佳,過於酸軟或過於鹼硬的水質都有可能導致牠們蛻殼失敗。可視缸中狀況適時換水,以免缸中的含氮廢物含量過高,影響到蝦兒們的健康。至於水溫方面,網球蝦的適應水溫為 22-28 ℃,最喜歡的水溫約為 25 ℃。夏天時,飼養缸若非位於冷氣房內,建議使用風扇或冷卻機來降低缸中的水溫,務必使水溫降至網球蝦可忍受的 28 ℃ 內。冬天時,除了來自東南亞熱帶地區的網球蝦(Atyopsis moluccensis)較無法忍受 18 ℃ 以下的低溫外,其他蝦種只要缸中溫差不太大,基本上可以省略加溫設備;但若是寒流來襲、水溫驟降,還是建議使用控溫設備來維持水溫。

餵食秘訣

  由於網球蝦為濾食性蝦類,因此投餵的餌料粒徑不能過大,以活餌來說,豐年蝦苗(活的或冷凍皆可)、水蚤或輪蟲的無節幼蟲皆可;人工飼料的話,可以粉狀的幼魚飼料或燈魚飼料搭配綠藻粉餵食,也可將薄片或顆粒飼料捏碎投餵。然而依靠過濾器的出水來帶動餌料會出現一個問題:餌料在尚未被網球蝦吃完前就被吸到過濾器當中。這無疑降低餵食效率,也會讓濾材快速堵塞。此時不妨在缸中多加裝一顆小馬達,在餵食期間關閉過濾器並開啟馬達,使餌料在水中循環,待餌料被網球蝦攝食完畢後再開啟過濾器,但注意過濾器不可關閉超過半小時而使濾材中的硝化菌缺氧死亡。

  但是網球蝦如果沒有水流讓牠們進行濾食就會餓死嗎?倒也不盡然。萬一飼養環境中缺乏強勁水流時,網球蝦會被迫用刷狀附肢撿拾地面上的有機碎屑或藻類為食,在底棲性較重的琥珀(石紋)網球蝦身上特別容易見到,故此有些飼主會利用水流量低的生化棉氣動過濾器,來半強迫網球蝦們改變其濾食行為,久而久之牠們便會習慣撿食人工飼料,有助於降低餵食的門檻。不過強迫其進行撿食行為時,建議使用裸缸會較為方便,網球蝦還是難以撿食卡在砂礫間的飼料,容易造成日後的水質汙染。如果牠們的食物來源能得到充分保障,飼養可謂成功了一半!

琥珀網球蝦相對之下較常爬行於底砂上撿食

可以和其他生物一起養嗎?

  網球蝦毫無疑問地可以和其他無攻擊性的小型米蝦混養,但是如果欲混養其他魚類,可就必須慎選了!大型掠食性魚類會將網球蝦當作食物吃掉,所以是絕對要避免的;面對攝食緩慢的網球蝦,即使是溫和的小型魚種,如果行動過於敏捷、搶食速度快,也不是適合的混養對象。合適的魚種除了可以挑選一些攝食緩慢又不會對網球蝦造成威脅的小型魚,例如淡水海龍、南美洲的鴨嘴燈類、小型鉛筆魚、蛇魚之外,一些功能性物種如:可清除底部殘餌的老鼠魚、具有食藻功能的小精靈或壁蜑螺也可以納入考慮對象。此外,混養這些熱帶物種,需額外考量到水溫的相容性,也就是冬季必須加溫。

繁殖的可能性

  網球蝦是需要降海繁殖的洄游性物種,也就是從雌蝦腹中孵化的蝦苗會被河水帶入海中,並在帶有鹽份的海洋中成長,待浮游期結束蛻變成稚蝦後,會再上溯至河川上游棲息。由於牠們複雜的生活史和蝦苗餌料的供應,在過去被認為是很難進行人工繁殖的,不過隨著水產養殖技術的進步,同樣需要降海繁殖的大和米蝦已經突破繁殖門檻,而網球蝦這種特化的有趣習性,更具有人工繁殖的價值來供應觀賞水族市場的需求。

  過去在《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第 130 期中,有一篇來自捷克的玩家所投稿的網球蝦繁殖文章中提到:在春夏之際,成熟的雌蝦在蛻殼後的幾小時內會與雄蝦交配,他用一母兩公的比例來增加雌蝦腹中的卵粒並確保其充分受精。當蝦卵成熟並在純淡水中孵化後的兩天內,必須先準備好一個海水缸,並將缸水的鹽度調整到 34 ‰,之後利用蝦苗的趨光性,用手電筒將牠們引至缸壁角落,再用風管將牠們吸出,移至海水缸中。

  新設的海水缸中放置了活石以及氣動式生化過濾器,以建立穩定的硝化系統並避免蝦苗被吸入過濾器中。至於浮游期蝦苗的初期餌料,作者使用壓碎的螺旋藻片並搭配豐年蝦苗和搖蚊幼蟲來餵食,每日光照 12 小時,餌料投餵和光源均置於缸底,以方便蝦苗就餌。70 天後,蝦苗在經過多次蛻殼後會完全變態成為一隻蝦子的樣貌,這時候就可以將牠們慢慢淡化後放回純淡水缸中。不論作者是否對繁殖過程有所保留,但是對有心繁殖網球蝦的人都是一份不錯的參考資料。

網球蝦種類大圖鑑

▍網球蝦 Atyopsis moluccensis

中文別名|摩鹿加擬匙指蝦

產  地|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

體  長|10 cm

  過去是水族市埸上最常見的網球蝦,但由於目前台灣的無脊椎動物進口需檢疫證明,故已鮮少在市面上見到。體側具有樹皮般的斑駁紋路,尾部常呈現白色;體色多變,從褐綠色到橘紅色不等,外觀和臺灣原生的黃金網球蝦(Atyopsis spinipes)相似,但額角下方的鋸齒數量不同。雄蝦體型略比雌蝦大,且成熟雄蝦的第三步足通常較為發達,據說可以幫助牠們在交配時能牢牢地固定住雌蝦。

▍黃金網球蝦 Atyopsis spinipes

中文別名|金背網球蝦、附刺擬匙指蝦

產  地|菲律賓和小巽他群島(印尼)向北至臺灣、琉球,東至薩摩亞、斐濟和關島

體  長| 7-9 cm

  為台灣本土的原生網球蝦種之一,外觀和過去常從東南亞輸入的網球蝦(摩鹿加擬匙指蝦)相似,主要差別在於額角下方的鋸齒數量較少(2-6 vs. 7-16)。本種體側有多條水平縱紋,背部具有一條醒目的金色縱帶,由於體色多呈金黃色到橘紅色,因此俗稱黃金網球蝦。成熟雄蝦和一般網球蝦同樣都有強壯的第三步足。

台灣原生的黃金網球蝦成體,雄蝦(上)擁有粗壯的第三步足,雌蝦(下)則無

▍琥珀網球蝦 Atyoida pilipes

中文別名|石紋匙指蝦

產  地|印度-太平洋;日本、臺灣、菲律賓、印尼和新幾內亞

體  長| 4-6 cm

  類匙指蝦屬的琥珀網球蝦也稱石紋網球蝦,屬於小型種,早年從新加坡進口,並稱為「綠蕾絲網球蝦」,隨後在台灣東部和南部也開始發現牠們的蹤跡,成為台灣的另一新紀錄種。牠們的體色會隨著環境和水質的變化而改變,有時偏藍、有時偏紅,有時則是透明無色;此外,其體側由斑點連成的紋路有些類似大和米蝦(多齒米蝦;Caridina multidentata),有時也會在野生採集的大和米蝦中發現零星個體。習性較偏向底棲,常可發現牠們在底砂上爬行撿食,飼養也相對容易一些。

琥珀網球蝦體側的點狀斑紋乍看之下與大和米蝦(多齒米蝦;Caridina multidentata)有些神似

▍蜜蜂網球蝦 Australatya obscura

中文別名|石隱南匙指蝦、白帶南匙指蝦

產  地|菲律賓、臺灣和日本琉球群島

體  長| 3-5 cm

  十多年前才在臺灣南部獨立溪流中發現的蜜蜂網球蝦,在 2015 年初被描述成為南匙指蝦屬(Australatya)中的新種--Australatya obscura;種小名「obscura」的拉丁文含義為「黑暗」,暗指本種的生活形態神秘。其體型是網球蝦中體型最小的,有別於其他近親體表多為褐色的水平縱紋,蜜蜂網球蝦身上有著橫跨體側的三至四條白色橫帶,部分個體會沿著背部出現白色帶紋;待其完全適應環境後,底色會轉為美麗的紅棕色,堪稱最美麗的網球蝦。由於野生數量十分稀少,因此在水族市埸上較罕見且價高,期待有朝一日能將牠們完全人工繁殖以供應市場,以免過度捕撈而導致其滅絕。

部分蜜蜂網球蝦個體也會在背部出現金背特徵,圖為 2 cm 的雄蝦,體色十分迷人

▍非洲巨人網球蝦 Atya gabonensis

中文別名|加彭匙指蝦

產  地|西非、南美洲東岸的大西洋側

體  長| 15 cm

  原產地非洲西部的巨型網球蝦,分佈於西非的塞內加爾、剛果和加彭等地,多從剛果輸入;有趣的是,文獻上記載牠們同樣分佈在南美洲大西洋側的巴西、蘇利南和委內瑞拉等地,但目前還未曾從南美洲輸入過;橫跨兩塊大陸的同物種之間是否具有遺傳差異,頗耐人尋味。本種全身呈現著灰藍色的色澤,故又被稱為「藍色網球蝦」。巨型網球蝦體型巨大,且具有如盔甲般厚實、光滑的外殼,尤其公蝦的第三步足相當肥厚與發達且長滿了尖刺,看起來更具魄力。飼養並不特別難,但是較大的體型也說明牠們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源。

非洲巨人網球蝦也被稱為巨型藍網球蝦,但牠們也不全然都是藍色的,個體之間存在著一些體色差異
雄蝦布滿棘刺的第三步足看起來十分壯觀
當體型巨大的藍網球蝦張開牠們的濾網時,看起來魄力十足

▍非洲麻花網球蝦 Atya scabra

中文別名|金琥珀網球蝦

產  地|西非幾內亞、賴比瑞亞、喀麥隆、剛果、安哥拉;中美洲大西洋側各國及南美洲巴西

體  長| 7-9 cm

  麻花網球蝦因其身上佈滿麻花般的不規則花紋而得名,體色呈綠褐色至黃褐色不等。本種雖然過去皆從西非輸入,但牠們和巨型網球蝦一樣,皆具有跨洋性分布,在大西洋另一段的中美洲等國和南美洲的巴西等地也有分布。輸入次數不多,在水族市場上非常罕見。

▍非洲雙線網球蝦 Atya sp. Cameroon “Pin stripe”

產地|非洲喀麥隆

體長| 7-9 cm

  通常和麻花網球蝦同時輸入的雙線網球蝦同樣難得一見。全身佈滿不規則紋路,體色多為黃褐色至紅棕色,和麻花網球蝦相似,但細看可以發現背部的金線為兩條並行。

協  力水世界.台中哲園水族.紅鱗水族.華洋水族貿易.賣魚的店.傅安邦

參考資料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2 thoughts on “網球蝦的種類及飼養大全

  • Avatar
    2023-08-02 at 11:48:18
    Permalink

    請問網球蝦有好幾天都不張濾網了,是生病了嗎?

    Reply
    • Flair Wang
      2023-08-08 at 12:27:32
      Permalink

      檢查一下水質(是不是太久沒換水或清濾材)及水溫(不要超過28度),另外脫殼前也會不太動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