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 茉莉 三線 傻傻分不清楚?
近幾年來,我想魚友們可能常在一些水族館的販售缸上,看見標示著「茉莉豹鼠」的魚名,但是比較資深一點的鼠魚迷或水族愛好者可能知道,這個品名過去從未聽聞,怎麼會突然冒出來?接著再對照缸子裡所擺設的魚種,看起來就是個標準的三線豹鼠樣子的鼠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自巴西東部的野生茱莉豹鼠,從頭部的點紋顯示為較符合模式產地的類型,不過茱利豹鼠真品輸入的次數很少

我們可能得先從茱莉豹鼠開始談起。茱莉豹鼠學名是 Corydoras julii,於1906年由奧地利動物學家 STEINDACHNER 所描述的兵鯰,在拉漢世界魚類名典中的中文名被稱為「豹紋兵鯰」(乍看之下與俗稱金花豹鼠(Corydoras leopardus)的「豹兵鯰」很相似)。這是一種身上布滿細點+背鰭上有著大黑斑、且分布在南美洲巴西東部沿海支流的短吻兵鯰,其模式產地是巴西東部一條流入帕納伊巴河(Rio Parnaíba)的小溪,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多以野生魚形式輸入。此外,有著類似特徵的鼠魚,還有三線豹鼠(C. trilineatus)、金花豹鼠、斑豹鼠(C. punctatus)… 等等。即便如此,從外表上最容易和茱莉豹鼠混淆的,還是非三線豹鼠莫屬!

三線豹鼠的身分更複雜也很難從外觀定義(詳情請參閱顏聖紘老師過去寫過的文章),總之牠們被認為是種體紋多變、分布廣泛的種類,模式產地在祕魯。兩者基本上是由頭部的點紋圖案來區分,茱莉豹鼠在頭部具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細點所組成,而三線豹鼠則是有著蟲紋狀的圖案。問題來了,過去野生輸入的茱莉豹鼠或三線豹鼠很少標示精準的採集點,頂多只知道牠們來自哪個國家,而且以「茱莉豹鼠」名義輸入或販售的個體,有許多在身上及頭部具有點紋交雜的表現。牠們是三線豹鼠嗎?不確定,但肯定不是真正的茱莉豹鼠。
目前我們大多僅能依照產地以及頭部的噴點或蟲紋表現,來區分茱莉豹鼠和三線豹鼠。雖然有一些野生輸入的三線豹鼠身上也有許多噴點圖案,但是相較於茱莉豹鼠在頭部僅有噴點圖案這般的嚴格標準,對於這種不符合茱莉豹鼠標準的點紋交雜或蟲紋表現個體,通常就會被歸類在三線豹鼠當中。此外,這些類似茱莉或三線豹鼠的點狀或紋路圖案不僅出現在短吻鼠魚身上,在一些尖長吻鼠魚身上也可以發現。例如來自普魯斯河(Rio Purus)上游、巴西與祕魯東部交界的阿克里州(Acre)的普魯斯阿克莉豹鼠II型(Corydoras sp. cf. julii Semi-longnose),還有來自祕魯不知名產地的長吻茱莉豹鼠。這些身分不明的種類,也為豐富的鼠魚世界增添更多新意與神祕感。
話說回來,那個「茉莉」豹鼠又是怎麼回事?據悉市面上常見以「茉莉豹鼠」品名販售的魚隻為人工繁殖種,應該是盤商把「茱」少看了一劃,所以誤標示成「茉」莉豹鼠,而零售商也不明就裡的沿用下去;加上繁殖場對繁殖種源的魚種誤鑑,把原本可能是三線豹鼠的魚種誤認為是茱莉豹鼠所導致。但是不管如何,人工繁殖的「茉莉」豹鼠是一種漂亮又容易飼養的魚種,可以說是繼花鼠、白鼠、咖啡鼠和熊貓鼠之後,另一款筆者極推薦的平價入門鼠魚。
附帶一提的是,如顏老師所言,茱莉豹鼠的種小名 Julii,是一個男性名,嚴格來說,把茱莉的草字頭去掉,名字變成朱利豹鼠會比較貼切一些。
(左)祕魯進口的野生三線豹鼠(C. trilineatus Peru Wild),「三線」之名源自側線上隱約的三條縱線;(右)市面上常見以「茉」莉豹鼠之名販售的人工繁殖個體,從外觀來判斷,實際身分應為三線豹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