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不是原生造景!連仿原生都稱不上

原生造景/群落生境水族箱(Biotope Aquarium)在台灣是一個剛起步的造景風格與概念,但群落生境(Biotope)概念已在國外行之有年。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洛倫茲就以類似的概念來飼養動物,並於 1949 年創作《所羅門王的指環》一書,直到現今都是一本熱銷的經典好書,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作者|陳立凡

原生缸的價值

  我們喜愛大自然,也喜愛水族帶給我們的觀察育成樂趣,何不將這些結合起來呢?我們讓適當的自然景觀複製在我們的魚缸中,讓生物展現出自然的生態行為,也讓更多人欣賞到貼近大自然的水族景象,這其中還包含更多教育價值。一個好的原生缸除了能重現原棲地外,還能從水、生物、植物、空氣、光…等所想到的一切串連起來變成一個自然生態,要將這些所有要素串接起來並不容易,但這過程能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當人們開始了解並喜歡自然,就會意識到其珍貴所在,最後喚起人們的重視與保護。

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宇宙科學館(CosmoCaixa Barcelona),就有一個南美亞馬遜雨林的群落生境展館

 

何謂原生缸/群落生境水族箱

  原生缸/群落生境水族箱(Biotope Aquarium)是指非常精準且極小範圍的流域造景設置,所有水族箱裡的物種(包含魚、蝦、水草等)都必須是該小區才有的原生物種(不可混搭食物鏈關係的魚種),而且須提出你參考水域的物種及水文文獻資料、實際水下影像、水質或衛星定位等等,例如:台灣/霄裡溪-龍潭山區上游支流、坦湖-湖泊沿岸的分散岩石且開放沙質區等。像這樣的群落生境缸也是國際比賽的主軸,更富含挑戰性!(註:飼養的魚草要盡可能避免互食或互相傷害)可以參考 BADC 群落生境賽事組織(Biotope Aquarium Design Contest)對群落生境的概念說明:

何謂仿原生缸

  「仿原生缸」並不是國際上會出現的一種造景定義,仿原生的出現,單純只是為了讓喜歡原生造景的朋友更容易入門,進而降低了原本要求極為嚴苛的原生缸設置標準,在艱澀的原生缸造景與自我喜好之間取得平衡而衍生出來的概念。仿原生概念是以各流域或某個大範圍地區來作主題設置,例如:南美、東南亞、坦湖、河流、池塘等,魚種草種與素材可用該地區有的物種草種來設置,選魚時還是要做好魚性能否搭配的功課,好比都生活在南美的燈魚、鼠魚、異形混搭,搭配常見的白色底砂、落葉、沉木就是一個仿原生缸了。在仿原生缸中,我們對於魚草種類的選擇範圍較大,也可以設置出一個美美的魚缸。以下筆者就以本身過去所設置過的造景缸範例來說明。

黃金眼鏡蛇雷龍之野性亂入缸?

  以上圖為例,很野性、很漂亮的造景缸並不表示可以被稱作原生缸或仿原生缸,因為沒有人能判斷你是以哪個河段或湖域為造景範本,造景素材或放養生物種類也沒有任何參考依據。大家都知道很多魚草的棲地資料根本找不到,但我們可以用近似魚種的資料來設置。好比雷龍,我始終查不到黃金眼鏡蛇雷龍的棲地照片或影片,所以我設置一個自己覺得漂亮的造景缸來飼養牠。我們知道大多數雷龍生活在池沼或溪流,但此缸的設置你無從判斷是符合池塘還是溪流,所以這缸不能歸類在原生造景!連仿原生都稱不上,只能被稱作一個「造景缸」。

這不是原生造景也不是仿原生,以為亂亂的就是仿原生缸?

  造景在擺設時除了亂七八糟很有野味之外,不論是仿原生或原生缸,最重要的就是你是模擬哪個流域的水下景觀,而不是以魚種做主題,因為很多魚種的棲地資料根本找不到,也無法評估你的造景是否符合。我們能查到七彩雷龍生活在印度阿薩姆邦,部分資料顯示牠生活在池沼,但從來都找不到其水下棲地影像,這時我們就可以用 “ 印度、池塘、埤塘、沼澤 ” 等與棲地相關部分來做為造景主題,再用這些關鍵字搜尋資料後進行布置,才是正解。

 

「原生造景/仿原生缸」的設置須以某種流域型態為主題設置,例如:南美亞馬遜河、黑水小支流、三湖岩棲、坦湖卷貝棲地、山區溪流、埤塘池沼、田溝、河口紅樹林等等。

 

這不是原生缸或仿原生缸,那個人造瓷盆是怎麼回事?

  造景中明顯看到人造物的瓷盆出現,又大又明顯,這也是做原生造景時需要避免的,還有過濾設備也要遮掩好。

這些黑扁石跟黑土是怎樣?底床失敗!!

  原生缸的一切都在追求自然逼真,尤其你在野外的河床上不會看到一堆大小一致、人工打磨過的黑扁石,也不會看到適合種植水草的黑土,更不會看到很好管理的矽砂鋪滿這條溪流。

各種水草美不勝收,跟插花一樣… 但這不是仿原生缸也不是原生缸

  雖然水草能替魚缸在視覺上做出極大的美化作用,但在自然棲地很難看到這麼多不同種類、不同產地來源的水草混雜在一起(當然外來種除外),不管怎樣,請先定義你要布置什麼流域、什麼類型的棲地,再選擇相同屬性的草種入缸才是正確。

造景練習-南美亞馬遜黑水主題

  我們都愛 “ 很漂亮 ” 的魚缸,也知道每個魚缸不管美醜都是自己的寶貝(即使裸缸也是),但若你喜歡原生缸/群落生境水族箱造景,造景者必須專注在維持“原生或仿原生”的主題上,讓大家看看你眼中的自然棲地。

 

作者臉書社團-原生缸/群落生境風格 BIOTOP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biotope/

Youtube 頻道-陳立凡 Aquarium(分享自已的魚缸與基礎水族知識經驗)

https://www.youtube.com/user/afarntobay

以台灣溪流為主題投稿 2019 BADC 群落生境賽事

 

陳 立凡

陳 立凡

起初因老婆的慫恿開始接觸水族,起初只是想把各種小觀賞魚放進魚缸讓全家欣賞,也沒做功課、更別提養水換水學問,所以可想而知我家的第一缸死傷慘烈…,痛定思痛後傾心學習相關知識經驗,自覺基本功課都做了差不多後,選定了“雷龍魚”作為費心研究的一門課題。後來喜歡上群落生境原生造景,讓原本都只待在家的興趣變成出外探索調查的樂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