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2 月新魚快訊

近來自南美洲的新魚種主要是以巴西西部、鄰近祕魯邊境的地區為主,此處在過去較少輸出野生觀賞魚,主要是因為地處巴西邊陲地帶,不易採集。

▍幻影三色黑燈 Hyphessobrycon eschwartzae

  這種隸屬於幻眼三色燈家族(H. heterorhabdus-group)的小型脂鯉燈魚是2013年才發表的新種,在發表當年其實就曾以紅眼洛卡燈的名義進口過至台灣,但當時鮮少有人知道是甚麼品種,直到今年年底才又再次出現在水族市場上。本種來自秘魯東南方的馬德雷德迪奧斯河(Río Madre de Dios)上游,通常是在馬爾多納多港(Puerto Maldonado)附近所採集到的。本種和幻眼三色燈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例如相同的側扁體型、紅色的上虹膜、身體中央金橘色的亮帶以及其下的黑色縱帶。比較大的區別在於幻影三色黑燈的黑色縱帶會向下方腹部暈開,而非呈細帶紋狀,另外其底色為明顯的鵝黃色。最大體長約在 4~5 cm。

▍利諾紅眼金線燈 Hemigrammus sp. Llanos

  這種來自秘魯的燈魚其實在多年前也曾以虹帶三色燈的名字出現過,牠們的長相有些類似巴西尼格羅河產的裴洛蒂赤目金線燈(Hemigrammus bellottii),但本種胸口上的肩斑較為明顯,且魚鰭上帶有淡橘色色彩是其主要差異處;另外本種體軸的金線似乎有偏橘和偏綠兩種色系,體色十分迷人!飼養容易,體長約在 4 cm 左右。

▍哥倫比亞紅帆短鯛 Apistogramma sp. Segelflossen

  如果只看圖片,短鯛玩家可能會以為圖中的魚是巴西尼格羅河產的紅帆短鯛(Apistogramma uaupesi),不過實際上卻是從哥倫比亞輸入,而且裏頭還摻雜了許多印地安短鯛(A. iniridae)。過往混合在印地安短鯛中的紅帆類幾乎全是帝王紅帆(Apistogramma sp. Blutkhel),具有琴尾、腹部的深灰色攻擊斑以及喉部的血紅色斑紋等特徵。不過這次進口的 Apistogramma sp. Segelflossen(Segelflossen是“Sailfin”,“帆狀的魚鰭”之意),除了擁有銀藍光澤體色及琴尾特徵外,並無攻擊斑和血喉特徵,而是在腹部隱約可見數排點狀紋路所連成的縱紋,鰓蓋上也無紋路,大致上和一般的紅帆短鯛沒有太大差別,因此中文以哥倫比亞紅帆稱之,唯一比較特別的是成體公魚的尾鰭鰭面會呈現淺橘紅色的“血帆”特徵,只是圖片上不容易呈現。

▍六間短鯛 Apistogramma moae

  我不記得我有見過六間短鯛的實體,印象中只有在以前的書上見過。從其種名可以得知這種少見的七間家族(Regani group)短鯛僅分布在巴西(Rio Jurua)茹魯阿河上游的支流-莫阿河(Rio Moa)中。和最近一同輸入的野生帝王紅兩點短鯛(Apistogramma sp. Jurua)一樣,這兩種分布在茹魯阿河上游的短鯛在過去幾乎不曾進口過野生個體,原因是此處位於巴西西部與秘魯邊界的交界處,對巴西採集者來說位置太偏遠,從祕魯跨境採集可能還比較方便一些,因此這地區的魚反倒較常從祕魯輸出。至於六間短鯛到底長甚麼樣子?就如同圖片所呈現的,就觀賞度而言,可能真的稱不上豔冠群芳;但以稀有度來說,六間短鯛絕對數一數二。

▍大黃蜂異形 Hemiancistrus medians

  中文名為大黃蜂的半鉤鯰(Hemiancistrus),分布在蘇利南和法屬圭亞那之間的馬羅尼河(Maroni River)。本種底色鮮黃並密布黑色大圓點的體色表現看起來很像鳳梨女王異形或巨無霸這類的甲鯰異形魚,但實際上這種看似粗曠的種類和大家熟知的 L128 紫鑽(Hemiancistrus sp.)或 L200 金鑽(Hemiancistrus subviridis)為同一屬的魚類,這點可以從其口器和牙齒構造便能略知一二。另外大黃蜂擁有一雙不成比例的大眼睛,此特徵可能有助於牠們在深水域中的大石塊間覓食、生活。本種體長可達 40 cm,屬於大型異形。

▍龍王直升機 Rhadinoloricaria macromystax

  一種來自哥倫比亞的新種鞭尾鯰直升機。為什麼要稱作「龍王」呢?應該是跟牠們超長的觸鬚有關,因為牠們的超長且分枝複雜的觸鬚,像極了中國神話的龍,因此替牠們取了這樣的中文名。據說不容易飼育,環境不合宜暴斃的情況發生。飼養時建議鋪設細底砂,可接受紅蟲為食,但由於其個性較為羞澀,飼養初期最後在關燈或昏暗光線下投餵,水質應保持清潔,水溫不宜高過 28 ℃。攝影體長約 20 cm。

▍蘇利南豹紋直升機 Metaloricaria nijsseni

  一種來自蘇利南的美麗鞭尾鯰,棲息在蘇利南河(Suriname)、薩拉馬卡河(Saramacca)、尼克里河(Nickerie)和古蘭丁河(Corantijn River)等流域。全身分布著大小不一的深色斑點,尾部具有五到六條帶狀的斑節圖案,是一種具有美麗體紋的直升機異形。飼養應不困難,但目前輸入數量極為稀少,最大體長可達 30 cm。

▍新煙圈鼠 Corydoras sp. New evelynae 

  新煙圈鼠又被稱為豹紋煙圈鼠,分布在巴西普魯斯河(Rio Purus)。雖然具有煙圈鼠的特徵(脊緣的粗黑線斷成數截),但體幅較低,狀似印地安鼠或超級印地安鼠的型態,因此也有人認為牠們是上述兩種的幼魚表現或和其他鼠魚的雜交個體。但是由於本種體側也具有許多不規則的斑紋,且並非單一個體表現,因此筆者比較傾向認為牠們是一個獨立的品種。攝影體長 3.5 cm。

▍印度爬鰍(裸吻魚)Psilorhynchus sp. 

  以 Psilorhynchus sucatio(裸吻魚)之名自印度進口的魚類,貿易商以「印度爬鰍」為名進行販售,但實際上這類魚吻部沒有觸鬚,在學術分類上也並非鰍類(鰍超科下的魚類)中的爬鰍,而是裸吻魚科(Psilorhynchidae)下的裸吻魚屬(Psilorhynchus)魚種,國外俗稱 Mountain Carps 或 Stone Carps,翻成中文應該叫做山鯉或石鯉比較恰當。裸吻魚屬魚類分布在南亞地區,也就是印度、孟加拉或尼泊爾等地,牠們具有爬鰍的習性,喜歡棲息在具有水流的高地溪澗之中,以石頭上的藻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外型和習性和南美洲的小精靈類(Otocinclus spp.)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由於該屬中有多達 27 個有效種,彼此在外型上很相似,一般人僅能藉由其體型、體紋分布來分辨種類,在鑑種上有一定難度。飼養時可製造一些水流,並避免過高的水溫。攝影體長約 4 cm。

協力|紅鱗水族.珍奇水族貿易.華洋水族貿易.瀧水族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