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5 月新魚快訊
▍淚眼三色燈 Hyphessobrycon sp. Boqueron
2010 年自秘魯首度輸入的幻眼三色燈家族魚種,由於胸前具有明顯的黑色淚斑紋路而有淚眼三色燈之稱。本種體軸具有黃橘色亮帶,亮帶下方自淚斑後方也具有黑色帶紋延伸,腹部呈現黑色陰影,不成對鰭鰭面上也呈現橘黃色調。
▍黑尾紫檸檬燈 Astyanax xavante / Pastel Lily Tetra
黑尾紫檸檬燈早在十多年前就曾以 Hyphessobrycon sp. Pastel Lily Tetra 的名義進口過,不過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輸入過了!過去曾被誤認為是 Hyphessobrycon frankei(紫芯紅莓燈),但實際上可能是產於阿拉圭亞河(Rio Araguaia)的 Astyanax xavante。透過尾柄上的斑點有無,可以和另一個相似種-紫檸檬燈(Hyphessobrycon itaparicensis / Pink Lemon Tetra)有所區別。這次輸入的體型不錯、發色良好。
▍黑星金甲燈/黑丸兩點燈 Hyphessobrycon langeanii
這次的黑星金甲燈其實就是7年前曾輸入過的黑丸兩點燈,學名為 Hyphessobrycon langeanii,出口商所提供的學名Hy. lageanii 是誤拼。分布在巴西阿拉瓜亞河(Rio Araguaia)上游的馬托葛羅索(Mato Grosso),雖然頭看起來圓圓鈍鈍的很可愛,個頭也不大,不過個性卻相當兇殘嘴賤,不但種內之間喜歡互打,就連別的魚種也不放過。公魚體表呈黃色,母魚似乎比較沒那麼黃。
▍刺豔燈 Hemigrammus sp.
來自秘魯的頭尾燈家族(Hemigrammus ocellifer species group)魚種,這並非本種首度輸入,但也並不常見。外觀近似頭尾燈,在胸口和尾柄處同樣具有斑點和亮斑,上虹膜同為鮮紅色,主要差別在於體型和頭型:比起身形圓潤的頭尾燈,刺豔燈體幅較低、頭部上方的角度較平直,因此感覺上體型較為尖長。飼養不難,可以跟其他小型燈魚共處。
▍藍鋼紅旗 / 鈷藍夢幻旗 Hyphessobrycon weitzmanorum
2003 年才描述的扯旗類新種,本種分布在巴西阿拉瓜亞河上游,當時和其他兩種同屬魚種-Hy. eilyo 以及黑星金甲燈/黑丸兩點燈(Hyphessobrycon langeanii)一同發表。雖然貿易商命名的中文有「紅旗」二字,但是其實本種和火焰燈(Hyphessobrycon flammeus)較為類似,和紅旗(Hy. eques)的關係較遠;另外牠們魚鰭上的紅並不會像同時期發表的相似種-Hy. eilyos 那麼鮮紅,僅有淡淡的暗紅色而已。牠們的體表散發著一種神祕、幽暗的深藍色,很難用言語形容這種色調,在觀賞魚中也鮮少出現這種體色,出口商以「Cobalt Griemi Tetra」稱之,如果是我,可能會直接以「鈷藍夢幻旗」來稱呼比較好記;不過重點是這次拍的個體很小,只有一公分!成體應該可以再大一些。而且牠們體型小歸小,但是領域性也是挺強的,不時可以看見兩隻魚跳起戰舞來,相當精采!
▍紅尾黃銅燈 Hyphessobrycon cf. bifasciatus
這次輸入的黃銅燈雖然號稱紅翅(尾)型,但實際收到魚時,其魚鰭上的色彩並不如我想像中紅得那麼明顯。過去對於曾經輸入的紅翅黃銅燈和一般黃鰭型的黃銅燈,究竟是不是同一種魚有許多爭論,經由觀察這次輸入的個體,我突然意識到,所謂的紅翅型表現的黃銅燈有可能只是黃銅燈的幼魚型態表現而已。也就是說黃銅燈的幼魚可能有紅、黃二型表現,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紅鰭型的紅色會逐漸褪去,因此過去輸入的成體完全看不見有紅鰭個體,反倒是輸入的個體體型越小,魚鰭表現越鮮紅。這點可能要請有紅翅黃銅燈飼養經驗的魚友來證實一下了!
▍尼格羅黑尾剪刀 Hemigrammus sp.
感覺就像東南亞小型鯉科-黑尾剪刀(Rasbora trilineata)的縮小版加拉辛,從其一同混入的魚種,可以推斷其可能來自巴西的尼格羅大黑河(Rio Negro),相關資料缺乏。印象中本種似乎過去也曾進口過,但是當時剛輸入的個體多半凹肚嚴重、魚況不佳,因此存活下來的並不多,感覺上牠們是需要少量多餐餵食的種類,除此之外,飼養上並沒有太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