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新魚快訊

1. 兩點河虎燈 Astyanax bimaculatus

  由於胸口和尾柄的兩處黑斑,這種中型燈魚的小種名名為 bimaculatus(為bi(雙)+ maculatus(斑點)之意)也就不令人意外了!兩點河虎燈是一種分布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延伸到整個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中型脂鯉,體長可達 15 cm,有時也會以幼魚形式混入其他魚貨中進口。由於分布範圍太過廣泛,因此經調查後,發現牠們可能是一群包含有 4 個分類群的複合種。個性活潑好動,不適合和一般體型嬌小的燈魚混養以免合體;另外可能有啃食水草的傾向,所以也不適合放養在水草造景缸中,不過和其他中型脂鯉如銀板類混養倒是可以,穩定後在各不成對鰭上會出現美麗的黃色與桃紅色彩。此次為蘇利南輸入的個體。

2. 紫影彩虹可卡燈 Moenkhausia plumbea

  一種珍貴的 M 屬可卡燈系列燈魚,分布在巴西塔帕若斯河流域(Rio Tapajós basin)上游支流的特利斯皮里斯河(Rio Teles Pires)上游地區。本種具有圓潤的頭部和略為寬厚的體型,底色以黃色為主,腹部有著三排左右的灰紫色深色斑點排列於鱗底之間,因此整體而言,有著黃中帶紫的感覺,十分特別。飼育不難,對人工飼料的接受度佳,個性活潑但不會特別粗暴,是進階燈魚玩家必收藏的魚種。

3. 巨人短鯛 Apistogramma kullanderi

雌魚

   於 2014 底才被描述的巨人短鯛,一發表馬上引起一陣轟動!顧名思義,這種來自巴西中部卡欽波山市(Serra do Cachimbo)庫魯阿河(Rio Curuá;申古河流域的上游支流)的隱帶麗魚屬(Apistogramma)短鯛,被認為是該屬中的巨人!雄魚的標準體長(不含尾鰭)為 8 cm,而最大總體長可能超過 10 cm;不僅如此,牠們還同時擁有華麗的體色。在本種被描述之初,日本採集隊便將其引進日本,並由短鯛玩家繁殖成功,目前流入市場的亞成個體幾乎全來自野生採集個體的第一代人工魚,不過身價仍舊高昂!

4. 庫雅莉短鯛 Apistogramma sp. Cuiari

  雖然哥倫比亞一直是南美野生觀賞魚的出口大國,但由於內戰緣故,有些游擊區是採集業者不敢、也不想深入捕撈的地區,也成了極具開發潛力的地方。近幾年來,日本採集隊積極開發哥倫比亞境內的新魚種,像是近來較常在水族市場露面的新面孔-庫雅莉短鯛,其實早在 2011 年 4 月就已經在哥倫比亞靠近巴西尼格羅河上游的邊界-庫雅莉河(Rio Cuiari)中被採集到。本種乍看之下有點說不上來到底是那一類的短鯛,不過仔細端詳後,可以發現牠們有著女王短鯛般的側帶特徵,以及馬克短鯛般突出分離的背鰭硬棘,不過卻又具備類似七間家族般帶有規則網花的扇形尾鰭,同時其鰓蓋上布滿紅色的斑紋,是一種擁有高貴淡雅氣質的馬克家族成員!公魚最大體長可達 8 cm。

5. 高翅海鯰 Bagre bagre

  分布在南美洲東岸大西洋側的高翅海鯰為汽水域魚種,自古以來一直是玩家心目中的夢幻大型鯰。猶如天線般拉長的背鰭、胸鰭和觸鬚,讓牠們在水中遨遊時顯得優雅迷人。然而由於本種具有不斷巡游的習性,因此過去大型個體往往在長途運輸過程中便不幸死亡;即便成功抵達,也常因為缺乏足夠空間加上個體過於虛弱而畜養失敗。不過此次自蘇利南輸入的個體為幼魚階段,因此運輸成功率大幅提高,只要在剛入缸時將缸中鹽度調整與原水一致,即使日後水中鹽度逐漸被稀釋淡化,魚隻也不會出現太大問題。體長最大可達 55 cm。

6. 西雙版納南鱧 Channa gachua  “Xishuangbanna”

  這裡所稱的南鱧,其實也就是觀賞水族市場上所稱的彩虹雷龍(Channa gachua),只不過來自少見到的產地型-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彩虹雷龍的分布範圍極廣,從印度半島、中南半島至巽他群島,幾乎遍佈整個南亞及東南亞國家,不同的產地在外觀上具有些許差異,因此也被許多人認為 C. gachua 其實是一個複合種,需要將各產地的標本拿來進行比對分析才能有初步的結論。至於西雙版納產的個體有甚麼不同,養看看就知道了!

7. 黑斑狗魚 Esox reicherti

白斑狗魚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狗魚種類

  台灣首次自中國輸入的黑斑狗魚,和俗稱蘇聯火箭的白斑狗魚(Esox lucius)同為狗魚科、狗魚屬的大型魚種,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和中國東北部的河川或湖泊。在形態上,黑斑狗魚身上的黑色斑點恰好與白斑狗魚的白色斑點相對,在外型上很容易辨認。在產地分布上,雖然同為高緯度的冷水魚,但黑斑狗魚分布在東北亞,而白斑狗魚則偏往西部的歐亞大陸至北美洲一帶;由於肉質不錯,因此兩者都被人工養殖作為食用用途。肉食性,喜愛冷涼的水溫,體長可達 60 cm 左右。

8. 鈷藍黑魔螯蝦 Cherax sp. Indigo Blue

  本種普遍被認為是黑色膠囊螯蝦的靛藍色色彩變異型。黑色膠囊是幾年前才開始從印尼進口的滑螯蝦屬(Cherax)淡水龍蝦,由於外型和黃色膠囊螯蝦(C. snowden)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為是黃色膠囊或黃金巨手蝦的一種產地變異型,不過在黃色膠囊於 2015 年的描述文獻中並沒有提到這種類型,因此本種有可能為另一個新種。這種亮麗的藍色類型似乎比一般的墨藍色原生型更加吸引人,而且市面上已經出現許多人工繁殖個體了,繁殖難度並不算非常高。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