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 12 月新魚快訊
自從高價燈魚的熱潮迅速消褪後,一時之間水族市場的新面孔瞬間少了許多,害小編這期的新魚快訊差點難產… 話說水族愛好市場終究還是得回到基本面,玩家或業者一窩蜂的投注在某個項目,雖然短時間內看似帶動了某類魚種或商品的熱潮,但潮水終究會有退去的一天,而那些歷久不衰的事物,才是真正廣受大眾關注和喜愛的…
▍鏡鯉 Cyprinus carpio carpio / Mirror carp

所謂的鏡鯉(Mirror carp),據說是由中世紀的歐洲僧侶從鯉魚的指名亞種--Cyprinus carpio carpio 中選育出少鱗的個體後所培育出來的後代,目的是因為這種缺乏鱗片的鯉魚更方便用來料理。有別於一般的鯉魚全身覆蓋著規律的大鱗片,鏡鯉多半僅沿著背脊兩側排列著巨大且不規則的鱗片,身體中央則呈現光滑如鏡的無鱗狀態,而有鏡鯉之稱。牠們除了被用在錦鯉的育種改良上,稱為西德鯉,也被引進中國大陸繁殖作為食用魚,據說成長速度比一般的鯉魚快,肉質也較為優異。鏡鯉最大體長將近一米,重達 30 kg,雜食性,可飼養在魚池或大型水族箱中作為觀賞魚,成體非常美麗且具魄力。攝影體長約 10 cm。
▍蘇利南先鋒鼠 Corydoras sp. CW150 / C013
今年才首度自蘇利南輸入的珍貴兵鯰,在日本被稱為先鋒鼠,C 編碼被認為是 CW150 或 C013;早期以為是來自哥倫比亞的魚種,但實際產地應為蘇利南的可潘納河(Coppename River)。首批輸入時是以蘇利南豹鼠(Corydoras surinamensis)名義進口,僅有兩隻個體,不過個體模樣如圖所示,乃呈現半長吻的型態,而非蘇利南豹鼠應有的短吻豹鼠型態,所以排除為該種的可能。另一方面,由於首次輸入的個體很少、體紋表現感覺不太穩定,且隱約有半長吻絲鰭鼠(Corydoras sp. CW143)的影子,因此懷疑是野外的天然雜交種;然而隨著最近一次輸入的個體數量稍多,且體紋表現也趨於一致,牠們為一新種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增,真實的身分有待進一步的鑑定。
▍甌緹格鼠 Corydoras ortegai

甌緹格鼠其實不算是新魚種,因為牠們自 2007 年被發表後,2009 年便隨即引入觀賞魚市場,並以〝新熊貓鼠〞稱之,而且價格非常低廉,之後才普遍改以其種名音譯〝甌緹格〞之名流通於市面上;只是近十年來輸入的次數總是不太穩定,久久才出現一次,因此特別提出來介紹。本種分布在祕魯北方的普圖瑪悠河水系(Río Putumayo basin)南方的雅瓜斯保護區(Yaguas Reserved Zone)內,身上的斑點雖然和熊貓鼠(C. panda)類似,背鰭上無黑斑,僅在脂鰭下方具有一圓形塊斑,不過其修長且較低的體幅,而與相似的雷諾鼠(C. reynoldsi)及亞瑟鼠歸在同一家族中;此外,甌緹格鼠還有一特色,就是胸口處有著些許斑駁的淺色斑紋,因此看起來有些〝髒髒的〞樣子。本種鼠魚屬於安靜、緩慢的魚種,對水質的要求也稍高,環境不佳會讓牠們體色變得蒼白,飼養須特別留意。
▍翡翠娃娃 Leiodon cutcutia

翡翠娃娃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純淡水河魨,從中南半島的寮國、越南、緬甸,一直延伸至印度半島的尼泊爾、孟加拉、印度和斯里蘭卡的河域都有分布,多半從印度輸入。雖然牠們身體中央的黑色眼斑使其與另一屬的靶眼家族(Target group)魚種如藍眼豹紋狗頭(Pao leiurus)或綠森林狗頭(P. abei)有些類似,不過從其黃綠色的體色以及尾鰭邊緣的那道紅色條紋可以辨識出來。此外雄魚的體側中央密布較明顯的網狀紋路,體色偏綠;相反的,雌魚體色偏黃,身形也較圓潤。從飼養經驗發現,翡翠娃娃相較於多數淡水河魨而言,算是個性相對溫和的種類,雖然個體間偶有追趕,但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和隱蔽物,是可以進行種內混養的;但仍不建議與小型魚類或任何無脊椎動物混養。飼育水質維持中性(pH 7.0)、水溫 24-28 °C 即可,可餵食冷凍赤蟲、豐年蝦、蛆和螺類等生餌或活餌。體長可達 15 cm。
▍水靈燈 Moenkhausia heikoi

一種在巴西申古河流域(Rio Xingu)中,與眾多知名甲鯰異型魚和大型脂鯉共棲的小型脂鯉。雖然本種在1975 年就曾在該河中游的阿爾塔米拉(Altamira)附近被發現,但由於標本遺失,因此無法進行科學描述。直到 2002 年才由 H. Bleher和N. Khardina 再度於申古河上游支流-伊莉莉河(Rio Iriri)中捕獲標本後,才於2004年發表新種。水靈燈被分類在直線脂鯉屬(Moenkhausia)中,其深黑的體側與其上的金綠色亮帶跟同屬的金帶婓洛塔燈(Moenkhausia phaeonota)與鲃脂鯉屬的黑燈管(Hyphessobrycon herbertaxelrodi)有些相似,不過也許是為了適應湍急的河流,因此體型略呈紡錘狀,和一般側扁、細長的近似種有所不同。此外,水靈燈擁有銅鈴般的黑色大眼,而金紅色的上虹膜也與橙黃的腹色相互輝映,腹鰭和臀鰭外緣更鑲上白色裙邊,風格神秘且獨特、樸實中卻又深具質感。飼養不難,容易接受各種餌料,可以中性且稍具流速的水來飼養。攝影體長約 3 cm,最大體長約 7 cm。
▍橘翅鴨嘴燈 Curimatopsis sp.
從哥倫比亞進口的一種鴨嘴燈(短線脂鯉屬;Curimatopsis),體色為銀白色但帶點橘紅,而背鰭和尾鰭同樣呈現橘紅色。鴨嘴燈的種類鑑定十分困難,該屬原本僅有 5 種,但 2016 及 2017 年又陸續發表了 4 個新種,也讓牠們的身分更加撲朔迷離。圖中個體在尾鰭中央有一黑線貫穿,但此特徵恐怕無法作為鑑種依據,因為許多同屬的鴨嘴燈雄魚皆有同樣特徵,而雌魚卻僅在尾柄處有黑色斑點,因此仍然妾身未明,目前暫以橘翅鴨嘴燈稱之。鴨嘴燈為習性溫和的魚種,但本種個體間卻常可發現有爭鬥的情形,可能為雄魚之間的競爭關係。鴨嘴燈平時會利用牠扁平的口器啄食水草或硬景觀上的藻類或生物薄層,平時可投餵沉底飼料或豐年蝦等活餌;個性安靜,無法與過於活潑或活動力強的小型魚類競爭,在混養時須特別留意。
▍紅翅國王 Parambassis gulliveri
在《熱帶魚.水草 2700 種圖鑑》中被譯為 “ 紅翅國王 ” 的魚種,其實是一種分布在新幾內亞南部及澳洲北部的一種大型雙邊魚科魚類,也就是俗稱的大型玻璃魚,近來才首次輸入國內。牠們生活在淡水溪流或湖泊中,底色呈銀白色,體側排列著十數條黑色縱紋,腹鰭和臀鰭呈現鮮豔的橘紅色,個性溫和,但體長可達到 25 cm 的驚人尺寸。飼養時應最少為其準備 120 cm 長的水族箱,且由於本種為肉食性魚類,因此缸中不應混養小於 5 cm 的小型魚種,中大型美人類彩虹魚是不錯的混養對象。餌料方面,雖然牠們嗜吃小魚小蝦等活餌,但是經馴餌後,也可餵食富含蛋白質的大型魚人工飼料,另外搭配冷凍赤蟲、豐年蝦或蛆等生餌即可。對水質參數的寬容度高,中性至弱鹼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