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新魚快訊

感覺已經好久沒有令人矚目的新燈魚輸入了,最近新一批來自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的小型加拉辛新魚進口,似乎又替水族市場注入了一些活力…

圖.文|王忠敬 Flair Wang

協力|台族水族貿易.紅鱗水族.華洋水族貿易

幽靈火焰旗 Hyphessobrycon eilyos Lima & Moreira, 2003

    本種是在 2003 年時與黑星金甲燈/黑丸兩點燈 (Hyphessobrycon langeanii)和藍鋼紅旗/鈷藍夢幻旗(Hy. weitzmanorum)一同發表的新種鲃脂鯉;三者皆分布在巴西的阿拉圭亞河上游(Alto Araguaia)支流,分布點相當鄰近且有共棲的情況,只是黑星金甲燈/黑丸兩點燈以及藍鋼紅旗分別在 10 年前及 3 年前便首度輸入台灣,但 Hyphessobrycon eilyos 卻直到今年才現身。

  這隻有著深灰體色和火紅魚鰭的小型加拉辛,因其特殊的體色表現,也被對岸暱稱為「血鰭灰太狼」或「紅太狼」。以往這種黑、紅兩色的配色常被展鬥玩家戲稱為「Red Devil」,也就是「惡魔紅」,但是「惡魔火焰」一名已被用在去年輸入的標緻凱蒂燈(或稱寶獅燈;H. peugeoti)身上,因此改稱為「幽靈火焰旗」以切合其獨特的體色搭配。

  此外,其種小名「eilyos」的希臘文原意為「潛伏處」、「巢穴」之意,原因來自幽靈火焰旗的模式產地為靠近艾瑪斯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as Emas)一處擁有豐富水草的死水潭棲地,據當地人表示,那裡正是森蚺(sucuri)的巢穴,因此採集樣本時格外讓人膽顫心驚。本種最大體長僅約 3 cm,沒有明顯的性二型,雄魚除了背鰭和尾鰭呈現紅色外,臀鰭和下腹部也會出現紅色著墨,在求偶及爭鬥時,原本灰藍的體色也會瞬間轉為深灰色,而雌魚則體色稍淡,僅呈銀灰色。種內會有爭鬥情況,但不具殺傷力,飼養不難。

雌魚體色較淺
2003 年同時發表的三種分布在巴西阿拉圭亞河上游(Alto Araguaia)支流的鲃脂鯉(Hyphessobrycon):a. 黑星金甲燈/黑丸兩點燈 (Hy. langeanii);b. 幽靈火焰旗 (Hy. eilyos);c. 藍鋼紅旗/鈷藍夢幻旗(Hy. weitzmanorum

 

▍粉紅蜜桃旗 Hyphessobrycon platyodus / sp. Apui

  港稱「紅旗冰魄燈」,是 2017 年才描述的鲃脂鯉屬(Hyphessobrycon)新成員-Hyphessobrycon platyodus。這是一隻凱蒂燈家族(Hyphessobrycon loweae-group)的魚種,從牠們的鰭型和體軸的ㄑ字形紋路可以看得出來。分布在馬迪拉河水系(Rio Madeira)的支流-阿里普亞那(Rio Aripuana)上游-朱馬河(Rio Juma),此處位於亞馬遜州的阿普伊(Apui),毗鄰塔帕若斯河上游的茹魯埃納河,目前僅在該處發現該魚。

  種小名 platyodus 的希臘文意思是「扁平的牙齒」,指的是本種有多尖頭(multicuspid)的扁平牙齒,在該屬中是一種少見的特徵。從其胃內容物多為絲狀藻和植物碎片可以歸納出其多尖頭的牙齒構造和牠們偏向植食性的攝食習慣有關。目前筆者尚未發現牠們在水族箱中有啃食皇冠草的習慣,不過有可能會啃食其他水草嫩芽,如果欲將其飼養在水草造景缸中的飼主可能得稍微留意一下。雄魚魚鰭較為寬大,體色呈淡粉紅色,不過發情或爭鬥時,體色會加深,略呈桃紅色,體色算是相當討喜;雌魚相較體色淺淡,魚鰭也較為短小。最大體長約 4 cm,飼育不難。

雌魚
白金型雄魚

 

▍黃彩藍帝燈 Hyphessobrycon sp. Lapis yellow

  又稱藍緞帶燈四(IV)型,體型和體紋都和藍緞帶燈二、三型類似,但體色卻迥異於前面三型。底色明顯呈現淡黃色至鵝黃色,狀態良好時,背上會和彩虹藍帝燈一樣有紫藍色的光澤反射,雄魚腹部甚至會有紅色色素滲出。個性十分活潑好動,搶食速度很快,不宜與過於安靜的燈魚混養,餵食量也須節制以免導致過度肥胖。體長可達 5 cm。

 

▍紅眼天青藍魔鬼燈 II Hyphessobrycon sp. Militer

  原產於巴西塔帕若斯河(Rio Tapajos)支流──卡欽博河(Rio Cachimbo)的紅眼天青藍魔鬼燈(Hyphessobrycon cachimbensis),自從 2009 年首次進口後,這十年間也偶有零星輸入,不過前陣子這種擁有獨特芥末黃體色的燈魚,出現了另一種新的類型!據出口商表示,這種被稱為二型的紅眼天青藍除了產地不同之外,體型比一型來得小一點,體色似乎也比較黃,但是筆者實在眼拙,看來看去還是看不出兩者之間的具體差異,可能得養久一點才能察覺出來?

左為紅眼天青藍魔鬼燈 I 型;右為紅眼天青藍魔鬼燈 II 型

▍噴點斑馬 Danio nigrofasciatus (Day, 1870)

雌魚體型較圓潤

  這種原產於緬甸的鿕屬 (Danio)小斑馬魚,已有多年沒有出現在國內的水族市場,這次輸入的個體來自德國,終於再次讓我們見到此魚的風采。其種小名 nigrofasciatus 的拉丁文原意為 niger(黑色)+ fasciatus(帶紋)的組合,說明了這種小斑馬魚身上有著深色條紋。本種底色呈蜜黃色,體側有著一粗一細兩條從鰓蓋沿著體軸一直延伸至尾鰭末端的深藍色縱帶,其下腹部、腹鰭及臀鰭還分布著深藍色斑點,十分美麗。性別分辨上,雌魚比雄魚身形圓潤,體色稍淡。飼養容易,體長可達 4 cm。

 

▍斑節女王鱂 Aplocheilichthys spilauchen (Duméril, 1861)

斑節女王鱂雄魚
斑節女王鱂擁有橙色的「燈眼」

  斑節女王鱂有時也被稱為斑節女王燈,是一種產於西非的花鱂科、燈鱂屬(Aplocheilichthys)魚類,這類魚種和同科的孔燈鱂屬(Poropanchax)魚種(也就是紅背女王鱂系列)都被歸類在俗稱的「燈眼類(lampeye)」中。這種燈眼類從西非的塞內加爾一直沿著西海岸往南至剛果河口都有分布,特別的是牠們通常都生活在河口,因此是一種汽水魚類,因此雖然牠們以純淡水來飼養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在飼育水中加入適量的海鹽,對其生長和繁殖較佳。

  斑節女王鱂雄魚最大體長約 7 cm,從體側一直到尾鰭鰭面有著多條橫帶特徵,有別於其他女王鱂,很容易辨識;雌魚體型略小,體側無斑紋。此外,牠們的「燈眼」,也就是上虹膜色彩並非紅背女王鱂那類的水藍色,而是呈現橘色光芒。可以中性至弱鹼性水質並添加千分之四的海鹽來進行飼育及繁殖;肉食性的牠們,可以輕易接受各種人工飼料和活餌。繁殖和其他燈眼類相似,雌魚會將黏性卵產於水草中,產卵介質也可使用產卵毛線拖把來代替。

 

▍紅頭皇冠豹鼠 哥倫比亞產 Corydoras cf. incolicana C01 ?

  在鼠魚界中堪稱夢幻魚種的紅頭皇冠豹鼠(Corydoras incolicana C01)終於在前陣子輸入國內了,這種分布在巴西尼格羅河上游支流──伊薩納河(Rio Içana)()的兵鯰,被認為是一種體紋相當多變的長吻鼠魚,甚至有可能是一群在野外自然雜交的族群,因此以該學名輸入的個體常被分成好幾型。從其模式標本來看,紅頭皇冠豹鼠的體紋分布有點像是大型羅伯斯鼠(C. robustus)或阿卡西鼠(C. agassizii),但斑紋較為稀疏,體型也較為細長。然而最近除了從巴西進口到本種之外,從哥倫比亞也輸入了近似的種類;相較之下,後者體側的紋路較多,表現感覺更加華麗,且價位也平實許多。有鑑於伊薩納河(Rio Içana)的上游也是巴西與哥倫比亞的邊界,巴西與哥倫比亞產的個體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抑或是不同地方型或天然雜交種,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或樣本來比對,方能釐清牠們之間的關係。

註|Rio Içana 早期多半被譯為「伊卡納河」,例如伊卡納河產伊莉莎白短鯛,但是其實 ç 這個字母在葡萄牙語是發「S」的音,所以應該譯為「伊薩納河」才是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