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 12 月新魚快訊

這次所介紹的新魚種,在過去的水族市場上多被認為是冷門的種類,但隨著資訊日益發達,水族愛好者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也隨之加增,這類邊緣物種在近年來反而一反常態而成為熱門商品。

圖.文|Flair Wang

協 力|小島水族.紅鱗水族

▍紅眼小精靈 Oxyropsis sp.

 前陣子輸入自秘魯的一種小精靈類異型魚。雖然被稱為「紅眼」小精靈,但其實並無明顯紅眼特徵,而是呈現橘褐色的虹膜;底色呈乳白色,體側具有黑色的斑塊 ,背部具黑色花紋。身分不詳,但從其圓柱形的尾柄,推測可能為 Oxyropsis 屬的魚種,有待進一步的確認。個性算活潑,不難飼育,飼養方式和一般小精靈相同,攝影體長約 3 cm。

 

▍國王小精靈 LDA109 Nannoptopoma sp. Peru White

 既然有皇后小精靈(LDA110 Nannoptopoma sp. Striped / Peru),那有國王小精靈也不會令人意外。相較之下,能見度比起前者稍低的國王小精靈偶爾會自秘魯輸入,黑白相間的條紋讓牠們成為一種深具特色且對比鮮明的迷你吸甲鯰。在原生地以生物膜或植物殘骸等有機植為主食的該屬魚種,在甫輸入時,往往面對生餌或人工飼料顯得興趣缺缺,需要一段時間讓其習慣,建議初期將牠們飼養在稍大且栽種水草及布置有流木的水族箱中,並避免與攻擊性強的魚種混養。體長約 2-3 cm。

 

▍浩克小精靈  Hypoptopoma steindachneri ?

 來自秘魯烏卡亞莉河(Rio Ucayali)的巨型小精靈類異型,擁有長達 10 公分以上的巨大身形,即使比起過去最大型的小精靈──巨人小精靈(Hypoptopoma gulare),身軀也顯得更加厚實而龐大,加上草綠色的體色,被稱為「浩克」也是名符其實。本種在日本被以 Hypoptopoma steindachneri 的名義販售,但這類型的小精靈在當地有好幾種長相類似的種類,因此在鑑識上並不容易。其體表相當素淨,無過多的條紋,僅在魚鰭上有一些粗線條,與常見的巨人小精靈截然不同。本種似乎不太愛動,個性安靜,初期對於人工餌料的接受度也較低,建議不要混養太過活潑的魚類,並飼養在藻類豐富的缸子裡。附帶一提的是,有別於小精靈是平價魚種的刻板印象,浩克的售價非常高,喜歡的人必須有心理準備。

浩克小精靈的眼睛位置非常靠近底部,即使從腹部觀看,也感覺牠好像在看你一樣,十分有趣

 

▍亞馬遜枝狀直升機 Farlowella amazonum

 管吻鯰屬的直升機類異型那宛如樹枝般的細長外型,彷彿水中的竹節蟲般,在充滿落葉與枯枝的河域中能形成良好偽裝,讓人為之讚嘆!然而在該屬目前多達近 30 個有效種中,僅有少數幾種如較常輸入水族市場,而且長相皆十分接近,在鑑識上困難度較高。這次從巴西輸入的亞馬遜枝狀直升機除了可達 20 cm 以上的細長身形外,還具有較長的吻部以及分布其上的菱格花紋可供辨識。這類魚種通常安靜羞澀,很容易受到其他魚種的干擾,而且對於環境的依附性強,建議以細底砂、流木布置寬敞且水質良好穩定的環境,當牠們完全適應環境時便會放鬆戒心,對於人工飼料的接受度也會增加。反之如果長時間處於緊迫狀態,牠們很容易死亡。當牠們度過進口初期的震盪期,步入穩定後,是可以和一些溫和魚種如鼠魚、短鯛或燈魚相容的,是適合進階飼養者挑戰的魚種。

本種擁有宛如皮諾丘的長鼻子,上面佈滿菱形花紋

 

▍胡椒直升機 Hemiloricaria sp. „Puerto Ayacucho“

 從巴西尼格羅河輸入的挫甲鯰,由於身上布滿黑胡椒般的噴點而被稱為胡椒直升機,可能是 Hemiloricaria sp. „Puerto Ayacucho“ 這個種類,雖然該種最早發現在委內瑞拉的阿亞庫喬港(Puerto Ayacucho),不過在巴西尼格羅河中也有分布。本種也是偏向底棲性的種類,鮮少吸附在流木或水草上,因此飼養環境應鋪設大面積質地細緻的底砂,以供其活動躲藏。個性沈穩,待其適應環境後才會開始攝食。攝影體長約 12 cm。

 

▍迷宮直升機 Rineloricaria teffeana

 從巴西輸入的一種小型、美麗的挫甲鯰直升機,身上具有迷宮般的黃綠色塊斑紋路,由於有點像長頸鹿身上的花紋,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長頸鹿直升機。本種也是底棲型物種,個性安靜,需要大一點的底面積空間並鋪設細底砂供其活動,初期可以冷凍赤蟲或豐年蝦投餵,之後可以投以沈底飼料餵食。最大可達 15 cm,攝影體長約 10 cm。

 

▍大理石飛刀 Adontosternarchus balaenops

 廣泛分布在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的大理石飛刀,和大家比較熟知的黑魔鬼(Black Ghost Knifefish;Apteronotus albifrons)同屬線翎電鰻科(Apteronotidae)的南美弱電魚。牠們缺乏背鰭和腹鰭,頭部圓鈍但下顎突出,奶白色的底色上密布著黑色不規則的大理石花紋;全身無鱗但密布著被稱為電感受器的神經細胞,可以偵測環境、覓食及接受來自同類的微弱電流訊號並與之交流。偏夜行性的牠們,飼養初期會在關燈的時候才會出來覓食,不過當牠們適應環境後,在開燈後也會出來就餌。飼養缸中雖然可以種植水草,但弱電魚並不喜歡明亮的環境,因此需設置暗區或以高大的水草遮蔭。在原生地可能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在水族箱中可以生餌或活餌如冷凍赤蟲及豐年蝦投餵,對人工飼料較不感興趣。雖然單養為宜,但牠們也能和多數溫和魚種混養。本種是該屬中最大型的種類 ,體長可達 25 cm。

飛刀類的臀鰭很長,可利用裙襬般擺動來控制前後游動方向

 

▍溫度計飛刀 Gymnorhamphichthys hypostomus

 大吻電鰻科(Rhamphichthyidae)的溫度計飛刀雖然也是南美弱電魚,但和前述的大理石飛刀相反,溫度計飛刀(又稱尖嘴帶紋飛刀)擁有極為細長的吻部,又因體表具有一條條黑色橫帶而有溫度計之稱。習性隱蔽,平時喜歡淺於沙中,於光線昏暗的時段才會出來活動、覓食。牠們喜歡利用長長的嘴巴伸入底砂中尋找蠕蟲類的無脊椎動物,因此飼養缸中必須鋪設質地細緻的細砂供其躲藏、覓食。平時可投餵其赤蟲、白蟲或乾淨的絲蚯蚓等生餌或活餌。不宜與粗暴且過於活潑的魚種混養,倒是可以變色龍直升機這類的底棲型鞭尾鯰相容。體長約 20 cm 左右。

本種會利用尖長的吻部伸入底砂中覓食
棒狀的尾部

 

▍火山紅兩點短鯛 Apistogramma sp.”Ladislao”

 今年才在秘魯的馬拉農河(Rio Marañon)上游支流──塞內帕河(Rio Cenepa)中發現的新種短鯛,暫時被歸類在熊貓短鯛家族(nijsseni group)中。由於本種具有紅藍相間的鰓蓋和琴尾,乍看之下和藍寶石帝王短鯛(Apistogramma megastoma)有些神似,但是卻不若後者那樣具有寬大的口器和大比例的頭部,且背鰭鰭條末端突出鰭膜但並不會過度延伸,背鰭鰭緣呈紅色,但後段及尾鰭兩葉邊緣呈橘色。據說分布在該河域的相似短鯛有兩種類型,另一型臉頰不具有紅斑,且採集點相隔甚遠,是不是同一種還需日後考察。

體色偏藍的雄魚
劍拔怒張的雄魚
火山紅兩點雌魚

 

▍圓斑爬岩鰍 Pseudogastromyzon cheni

 正式名稱為圓斑擬腹吸鰍的本種,分布在中國廣東、福建等地的韓江上游流域,和分布在廣東、香港的麥氏擬腹吸鰍(P. myersi),在體型、體紋方面十分相似,很容易搞混;然而觀察牠們的腹部比較容易區分兩者差異:圓斑的胸鰭和腹鰭各自起點之間的距離,大於腹鰭起點和肛門之間的距離,而麥氏的這兩者距離是相等的。此外,不同支流、產地的本種個體,在體紋及體色上也有明顯差異,紅色的背鰭斑紋並不能成為牠們的鑑識標準,例如此次輸入的個體就是屬於沒有紅色背鰭的類型。爬鰍都喜歡冷涼、且稍具流速的水質條件,在飼養時應給予這些環境。

圓斑的胸鰭和腹鰭各自起點之間的距離(A段),大於腹鰭起點和肛門之間的距離(B段),而麥氏的這兩者距離是相等的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