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 月新魚快訊
過完年後,水族市場似乎變得冷清一些,除了少數的南美小型加拉辛,一些過去大家比較陌生的小型魚種也漸漸浮出檯面了…
圖.文|Flair Wang
協 力|紅鱗水族
▍赤霞金燈 Hyphessobrycon sp. Red Cenepa
本種是近期輸入、和火山鉛筆(Nannostomus sp. “Super Red Cenepa”)棲息於同一河域的袖珍型鲃脂鯉屬燈魚。遠看會誤以為是酒紅金燈(Hemigrammus sp. “Yurimaguas”),但是走近一看,蜜黃色的底色、細扁的體型,不禁讓人聯想起去年和胭脂鉛筆(Nannostomus sp. “Albertini Super Red”)一起輸入的赤金紅點燈(Hyphessobrycon sp. Red Amaya),只是牠的魚鰭更為鮮紅,而且在狀態良好時,尾鰭中央的黑色暗帶還會延伸至臀鰭基部,觀賞價值爆棚。攝影體長約 2.5 cm。
▍藍緞帶燈五型 Hyphessobrycon sp. cf. melanostichos Form V
不知不覺中,藍緞帶燈居然出到第五型了(關於之前的一、二、三、四型,可以看看以前的文章)!藍緞帶燈五型的外觀似乎介於三型及四型之間,同樣具有粗寬的黑側帶,和三型一樣肩斑明顯,但是底色卻又帶點黃色,體表則散發出藍中帶綠的色澤,狀況好時,各鰭(特別是尾鰭)會出現明顯紅色。牠們之間的差異,各位直接看圖比較好了。飼育不難,就餌迅速,須防止牠們爆食而導致體態走樣。攝影體長約 3 cm。

▍背斑跳鱸 Melanocharacidium sp. cf. dispilomma

本種為一種南美洲的跳鱸脂鯉(Darter Characin),以乳白色為底的身體上覆蓋著大面積的黑灰色塊斑,不成對鰭鰭面上布有黑黃相間的斑紋;其體型細長流線,具有寬大的胸鰭和腹鰭,顯示牠們可能生活在流速較快的溪流底床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底砂上覓食,剛到新環境或遇到危險時,也會攀附躲藏在沈木或水草中。飼育不難,對於活餌較有興趣,不過投餌時容易被上層的燈魚或其他行動敏捷的魚類捷足先登,須特別留意其就餌問題。攝影體長約 4 cm。
▍幽靈小精靈 Parotocinclus bahiensis
早期曾輸入過、外型和滿天星小精靈(Parotocinclus haroldoi)相似的耳孔鯰屬小精靈,也同樣來自巴西的東北方。從其種小名可以得知其原產於巴伊亞州(Bahia State),和滿天星小精靈一樣為深色底搭配金色亮點,只是本種的底色較淺,不像前者的色彩對比那樣鮮明,且身上散布著不規則的金黃色雲斑與蟲紋狀亮點。飼養與一般小精靈相同,能清除缸中的平面狀藻類,也能輕易接受人工沈底飼料。攝影體長約 3 cm。

▍星點小精靈 Parotocinclus cearensis
和前述的幽靈小精靈一同進口的星點小精靈,來自鄰近的塞阿拉州(Ceará State),兩者體色相似,但是本種外型比較類似小精靈異型(達摩小精靈;Parotocinclus jumbo),頭部較為圓潤,體表具有金色細點分布。飼養方式和其他小精靈相同。
▍紅眼熊貓鼠 Corydoras panda var.

熊貓鼠由於在眼睛、背鰭以及尾柄處上的三塊大黑斑,宛如大貓熊般模樣而深受魚迷喜愛,成為繁殖歷史悠久的南美鼠魚種類。在長達數十年的養殖歷史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的人工改良品系問世,例如長鰭型的大帆熊貓鼠或體色全白的白熊貓鼠,然而就在不久前,一款名為「紅眼熊貓鼠」的品系開始出現在市場上。與其說是紅眼,實際上並不是想像中完全缺乏黑色素的真紅眼(RRE;Real Red Eye)白子,而是從某個角度看,眼睛才會呈現酒紅色的體色淡化個體,因此還能看見牠們身上的黑色塊斑,只是色彩稍褪,體色也偏粉黃色。此魚並非偶發個體,而是已人工培養的品系了。飼養同一般的熊貓鼠,對水質的要求稍高。輸入的個體已臻成體,體長約 4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