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7 / 8 月新魚快訊
最近一邊要架網站,一邊要養魚拍魚查資料,再加上校門關了,能夠專心坐在電腦前不被打擾的時間又更少了,所以原本 7 月的新魚介紹拖到快 8 月才弄出來,新魚都要變舊魚了。話說這期又是小型脂鯉的天下…
▍迷幻藍眼燈 Hyphessobrycon condotensis
迷幻藍眼燈這種南美小型脂鯉其實並非新面孔,每年從哥倫比亞進口的彩虹帝王燈(Nematobrycon lacortei)中,常常可以發現有零星個體的本種幼魚混入,只是特別的是,此次是以批量進口的方式輸入,而且體型多為 4 cm 左右的成魚大小,猛一看還真認不出這是什麼魚種,直到下缸後很快便展現出鮮豔的體色,才確定這很可能就是迷幻藍眼燈完全發色的模樣,和平時常見之幼魚的蒼白體色判若兩魚。本種擁有瞳鈴般的水藍色大眼以及略高的體幅,體色表現也十分特殊,基本上是以身體前半部為鵝黃,越往後方則逐漸轉為酒紅的漸層色調來呈現;情緒激動時,鰓蓋後方會出現扯旗類常有的兩道垂直狀肩斑特徵。雄魚通常體型稍大且體色較濃郁,反之雌魚體型較小、體色略為淺淡。值得一提的是,迷幻藍眼燈的身分眾說紛紜,過去常被認為是 Astyanax daguae 這種麗脂鯉,不過「名燈天下」網站中提到德國網站曾有一篇介紹到迷幻藍眼燈的文章裡描述,這種混在彩虹帝王燈的藍眼燈魚真實身分為 Hyphessobrycon condotensis,分布在哥倫比亞西部的聖胡安河(Río San Juan)及其支流-孔多托河(Río Condoto),和市面上常見的紅尾夢幻旗(哥倫比亞燈;Hyphessobrycon columbianus)關係較近。根據地緣關係來判斷,迷幻藍眼燈為 Hyphessobrycon condotensis 的可信度是較高的。

▍紅翼黑點可卡燈 Moenkhausia sp. cf. parecis

以 Moenkhausia parecis 名義自巴西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輸入的可卡燈系列魚種,Moenkhausia parecis 分布在巴西瑪迪拉河(Rio Madeira)上游的羅杜尼亞州(Rondônia),擁有水藍色的虹膜、黃色的腹部,橘色的魚鰭,以及不與尾鰭相連的圓形尾柄斑,另外身體上半部的各鱗片交接處多具有深棕色的黑點;不過看到這次的實魚後,感覺牠們長得並不像文獻描述的那樣,比較大的區別有:虹膜上半部顏色為金紅色、下半部為藍色;腹部無明顯金黃;鱗片間的黑點並不明顯,而且身形比較圓潤,外觀反倒和塔帕若斯上游的閃鱗可卡燈較為相似,因此小編對此次的紅翼黑點可卡燈是否為 Moenkhausia parecis 是存有高度疑慮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翼黑點可卡燈和閃鱗可卡燈的圓形尾柄斑皆會隨情緒而有所變化,在興奮狀態下黑斑會向尾鰭上下端擴散,因此無法作為判斷的依據。攝影體長約 4 cm。
▍焰尾河虎燈 Astyanax sp. “Red tail”
一種和橙斑河虎燈(Astyanax sp. Rio Sangue)相似的魚種,不過體側並無橙色斑塊分布,且尾根會呈現鮮豔的橘紅色。動作迅速但個性略微神經質,需要較大的水族箱空間讓牠們游動,空間過小容易造成其緊迫拒食。不適合將其與弱小的魚類混養,攝影體長約 5 cm。
▍櫻桃火焰剛果燈 Alestopetersius brichardi
櫻桃火焰剛果因其火紅體色更甚於前一年引進的火焰(彩虹)剛果(Alestopetersius nigropterus),因此在 2009 年首度輸入台灣後便聲名大噪,但自此之後,近十年來便難再一睹其芳容,實為可惜。今年終於有貿易商再次引進,且和近來更火紅的范特西火焰剛果(也被稱為櫻桃彩虹剛果;Phenacogrammus sp. Fantastique)以及林戈黃金二線剛果(P. aurantiacus “Ringo”)混合輸入,不讓近來火爆的南美燈魚專美於前。本種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馬伊恩東貝湖(Lac Mai – Ndombe)支流,和火焰剛果最大的差異便是體軸有一條深藍色側帶貫穿並突出尾鰭中央(雄魚),同時體色從黃色、橘黃色至火紅色,隨著魚齡漸增以及對環境的適應程度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本種的性別較容易區分,雄魚體色鮮艷且鱗片在燈光照射下閃耀著水藍色金屬光澤、雌魚則蒼白許多,尾鰭中央並不會有突出鰭條。值得一提的是,本種相當不耐運輸,很容易在受到驚嚇時便猝死,因此甫輸入的死傷率頗高,加上出口商將魚混包,也容易導致其體表出現傷口而遭受黴菌感染。一旦適應水族箱環境後,便會開始攝食活餌或人工飼料,飼養會變得稍微容易一些,不過牠們仍需要酸性的軟水才能維持健康及豔紅體色,而且不喜過高的水溫,22-26 ℃ 的水溫較為適當。


▍林戈黃金二線剛果燈 Phenacogrammus aurantiacus “Ringo”

和近來火紅的范特西火焰剛果(Phenacogrammus sp. Fantastique)共棲於西非剛果河支流-Kouyou 河的一種黃金二線剛果燈地域型,以採集到該魚的當地採集隊隊長之名暫名為 Ringo(林戈)。這條支流是位於剛果稀樹草原區中的一條黑水河,可能導致此魚在剛被採集或下缸不久時,體色多呈現灰紫色色調,和一般我們較常見、在 Lefini 河所採集到的黃金二線剛果體色有頗大差異。不過在水族箱中適應一段時間後,下腹部會先鍍上一片金黃,再逐漸擴散至全身,體色和一般的黃金二線剛果已經相差無幾。然而小編仔細比對這兩種類型的數張照片後,意外發現兩者似乎確有其差異:首先林戈型和 Lefini 型相較下,背部的第一條紫紅色色帶面積較寬闊,也因此壓縮到下方的那條檸檬黃螢光帶,使其寬度變得較為細窄;此外林戈型臀鰭面積也較窄,略呈長方形,而 Lefini 型則較寬圓。本種並無明顯的性二型,雌雄體色相近,只是雄魚往往可以延伸出更長的背鰭鰭條,體色對比較為鮮明一點;雌魚體型略小,腹部較為渾圓,肩部和下腹部的螢光帶光澤較不強烈。


▍金點皇冠 Distichodus decemmaculatus

和近年來才輸入的綠帶金點皇冠(Distichodus teugelsi)十分相似的小型皇冠類非洲脂鯉,體型約為 8 cm 左右,此次也和其他受到歡迎的非洲剛果類燈魚一同輸入。本種乍看之下和綠帶金點皇冠幾乎一樣,不過金點皇冠側線下方的綠色暗帶顏色稍淡,體色也偏向金黃,尤其是雌魚;最大的不同在於緊鄰側線的下方有著一排深綠色的橫向斑點,這是和前者最大的區別。本種飼育不難,雖無明顯的食草性,不過可能會偷襲其他燈魚的魚鰭,所以建議不要將牠們與過小或具有飄逸魚鰭的魚種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