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好養、又好玩的水族新寵兒
如果你想成功飼養很多魚種,甚至快樂地繁殖牠們,可能得需要注意每一個細節,但是日本稻田魚(青鱂魚;Oryzias latipes)並不屬於那種具有挑戰性的類群。這些小而多彩的魚類不需要太多的呵護就能順利養殖,而且還能自己產下後代。(想了解美達卡的分類和歷史脈絡的人,可以先看看這篇-美達卡和台灣有什麼關係?)
圖.文|Friedrich Bitter(德國人,現任《亞馬遜水族雜誌(AMAZONAS)》主編)
翻 譯|Flair Wang
協 力|SC Medaka Shop

日本稻田魚(日本青鱂魚;Japanese Ricefish)也被稱為美達卡(Medaka),幾個世紀以來,牠們一直在其原生區域內以及其他地方被當作寵物飼養。這種原本體色單調的魚類已經被選育成為一系列擁有令人驚歎的體色及體紋的品系,就像那些長期被人工培育的金魚和錦鯉等這些較大型魚種一樣。但美達卡只需要在空間、設備和飼養上稍微投資一點,就可以體驗其迷人的習性和簡約之美。
飼養需求

一座標準的 57 至 75 公升(60-75 cm 長)水族箱是不錯的開始,可以飼養或繁殖大約10至15隻美達卡;為了方便掌控與清理,我很少使用或甚至不鋪設底砂,所有累積的排泄物都可以輕易用虹吸管吸除。另一方面,如果放置石塊或沈木,我會鋪設適當深度的細沙或質地較細的天然色河砂。我會避免使用顆粒較大的底砂,因為沒吃完的食物通常會沉到底部消失在石頭之間,進而導致水質污染。
順帶一提的是,在幾十年前的科學研究中發現日本青鱂是一種理想的模式生物-小群繁殖種魚被放入只有 5 公升水量的水族箱中進行繁殖。雖然這種飼養方式對於高度控制的科學實驗室來說是必要的,但對於想要飼養美達卡的魚友來說,這種小型容器是無法被接受的。過小的水體並無法讓牠們充分展示其自然行為,而且要保持水質的穩定是非常困難的。在較符合其需求的環境中,魚兒會活得更長壽且健康。

幸運的是,美達卡對環境要求不高,牠們幾乎可以生活在任何水體環境中。從理論上來說,你甚至可以將牠們放在沒有過濾器的水族箱中,但我比較喜歡使用獨立的過濾槽或者生化棉氣動過濾器,這兩種方式都是利用空氣上升來推動水流。無論是內置沉水還是外掛式過濾器也是可行的,但它們通常會產生強勁的水流,而美達卡不喜歡不停地對抗水流。
如有必要,可以添購水族箱用的加溫器。這些魚類大約在 20℃ 以上才會開始繁殖,而最佳繁殖溫度為 24-26℃。然而高溫會縮短其壽命,必須予以考慮。在大多數人的家中,你可以不需添加任何額外的加溫設備,以模擬白天和晚上之間的溫差,這也是在自然界中會發生的事。
將美達卡飼養在室外可以證明這些魚類的適應性。特別是在盛夏的中午,天氣可能會變得很炎熱,雖然美達卡可以忍受較高的溫度,但最好提供遮陽或避免飼養容器受到陽光直射。任何忘了在秋天將魚拿到室內的人,都會發現到牠們能夠在低至 8℃ 的水溫下存活。

最後是照明。現代的LED燈是我的首選。它們不會製造過多的餘熱,而且能充分照亮水族箱。我已經設置了一系列開放式水族箱,其中像是傘草(Cyperus alternifolius)之類的植物可以長得很高,即使與燈具長時間接觸,也很少受到任何傷害,並且光照強度對於水族箱中喜愛陽光的植物來說是完全足夠的。
造景
美達卡在水草缸中感到最為舒適,牠們會展現出最鮮明的體色。我已經嘗試過水草以及可以種植在室內的沼澤植物。這些魚也適合飼養在開放式水族箱,例如石頭和木頭會延伸出水面上方的沼澤缸或兩棲生態缸,只要水位遠低於玻璃頂部,就可以防止魚隻跳出。如果濕度夠,陸場上可以額外種植一些綠色植物,如苔蘚。美達卡特別喜歡把魚卵產在沉入水中的莫絲上。
水質參數
有鑒於我所擁有的水族箱數量很多,因此我需要想出一種解決方案,以減少耗時的維護工作。如上所述,青鱂魚可以忍受的水質範圍很廣。我現在已經不再進行大量小幅度的換水,反倒是一次換掉大部分的水:在 150 公升水族箱中,其實都是很耐溫的半成魚至成魚個體,我每月至少一次換掉總水量 90%的水。即使在冬天,我也會使用新鮮的自來水,唯一的限制是水只能緩慢地流入水族箱中。魚兒可以毫無問題地面對這種情況並且沒有損傷。在客廳裡換水可能就另當別論,在那裡你通常不一定能使用水管。此外,應調節溫度,使水草和缸子裡的魚不受任何傷害。定期的換水,無論是每週 20 % 還是每月高達 90 %,都能將水保持在這些魚能忍受的安全範圍內。

與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許多其他魚類不同,美達卡不喜歡太軟的水。在其自然環境中,牠們比較適應中度硬水至硬水的範圍。如果你需要調整水質,可以用壓碎的牡蠣殼或石灰石,或是每 5 公升加 1 湯匙半左右的海鹽。青鱂魚能夠生活在鹹水中,證明牠們對水質的適應力很強。但是,請注意,鹽會限制在水族箱中和美達卡混養的魚類和水草。
我們必須留意水中的酸鹼度(pH)。建議pH不要低於 7,最好一直保持在 7 到 8 之間。避免添加會降低pH值的裝飾物,例如乾燥落葉或泥炭纖維。裝飾用的沈木在放入水族箱之前應先浸泡,餵食應適量。定期換水也有助於維持pH值。

日本青鱂魚小檔案 體長: 最大 4.5 cm 分類位階: 輻鰭魚總綱 Actinopterygii 目:頜針目 Beloniformes 科:異鱂科 Adrianichthyidae (ricefishes) 亞科:青鱂亞科 Oryziinae 屬:青鱂屬 Oryzias 種:青鱂 Oryzias latipes 原生範圍: 日本 棲地: 日本稻田魚的自然棲息地包括沿海平原和低地地區的湖泊、池塘和停滯的溪流。在日本和韓國的一些地區,牠們甚至被發現在室內的池子中。牠們與人類活動、稻田及其灌溉渠道息息相關。 偏好的水質參數: 酸鹼度 7.0-8.0 硬度 8-20°dGH 溫度 18-24℃ 在某種程度上,日本青鱂魚可以容忍更廣泛的水質參數,儘管較高的溫度會縮短其壽命。 繁殖: 黏性卵的發育時間在 6 到16 天之間,取決於溫度 性成熟魚齡: 人工飼養的個體平均約 4 個月 平均壽命:14-15 個月 |

餵食
自從我對美達卡產生興趣以來,我一直在研究牠們各種不同的食物。在我魚缸中的其他一些魚種需要活餌,所以我很高興我的第一批進口來的青鱂魚很滿意人工飼料,甚至利用這些食品完成了整個生命週期。
在我最近的日本之旅中,我拜訪了許多繁殖家;觀察了寵物店提供的各種食物,並聽取了一位出版許多水族愛好書籍和雜誌文章的媒體人及專家-森 文俊(Fumitoshi Mori)先生的意見。我發現已經有很多類型的飼料是專門為這些熱門魚類所設計的。日本美達卡的飼料成分和品質各不相同。顆粒狀飼料已被證明是成功的,尤其是長時間漂浮並且緩慢崩解的類型,因為魚類喜歡在水面攝食。我現在只用兩種粒徑的顆粒飼料,也就是小魚用 0.2-0.3 mm、亞成魚至成魚則用 0.3-0.5 mm。

與許多其他魚類的魚苗不同,美達卡的餵食應該在孵化後的 24 小時以內進行。即使是細顆粒狀的飼料,對於剛孵化的小魚苗來說仍然太大了,所以我將它磨成非常細的粉末,然後在水面上撒上一點。森 文俊建議我在魚苗孵化後的前三天也要餵食剛孵化的豐年蝦無節幼蟲,可以看到品質的提升。我注意到不同的美達卡品系所繁殖出來的魚苗尺寸會有所差異。豐年蝦苗對某些剛孵化的魚苗來說還是太大了,但我仍然可以透過使用粉狀飼料來帶大牠們。順帶一提,去殼豐年蝦卵也可以用來餵食魚苗。在被警告它們可能會在消化道中膨脹並傷害魚隻之後,我會在餵食之前將它們浸泡。現在我會用一把小勺子將它們直接從包裝中舀出撒在水面上,對小魚不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讓我們回到顆粒狀飼料。亞洲市場提供了各種不同的食譜。有些主要針對成長,這些對於年輕的美達卡來說並不壞,只要牠們還在成長並且尚未達到性成熟。之後,成長飼料可能成為問題,至少對於一些雌魚來說,牠們的“腰圍”會迅速攀升,這可以通過適度提供相對容易消化的餌料來抵消。禁食幾天不會傷害魚類,而且非常有用。我發現最好餵食成熟個體低熱量的餌料。除了日本研發的各種人工飼料之外,也可以嘗試國內的品牌。
如果我可以在池塘裡撈到足夠的活餌,那麼美達卡們偶爾也會享用到橈足類以及最小的水蚤。這種魚類也許不是特別優秀的掠食者,但牠們足以在孑孓化蛹之前將它們幹掉。

繁殖
對於要以成對的方式或是群體方式進行繁殖,這部分我沒辦法給出正確的答案,因為這取決於品系和變異型,而且超出了本文的範圍。但是,對於受控條件下的目的性繁殖,我會按以下方式進行:
水族箱裡的設備僅限於氣動海綿過濾器。我會給雌魚提供幾種毛線拖把作為產卵介質,有的漂浮著,有些則沉在底部。產卵的首選地點因個體而異,但我發現大部分魚卵都會在底部拖把的附近。
你很少能夠看到交配行為,因為通常是在清晨開始。雄魚會在雌魚面前撐開魚鰭,有時候會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雌魚有交配的意願,那她就不會逃開,而是屈服於雄魚的攻勢下。在交配的高潮時,雄魚會緊緊貼著他的伴侶,用他的背鰭和臀鰭包圍著她。配對的親魚會釋放牠們的卵子和精子,因此魚卵是體外授精的。
然後,雌魚通常會將卵成團黏附在泄殖孔處攜帶數小時。之後,通常到了下午早些時候,牠們再將魚卵產在選定的基質上 理想情況下,蛋是單獨產下的,但有時它是整團固定在基質上。順便說一下,毛線拖把不是唯一可以使用的產卵介質。在日本通常使用斜紋海綿(Slashed sponges),但你也可以使用產卵絨(spawning floss),或僅使用莫絲和其他細葉的水草。我比較喜歡深棕色或黑色的產卵拖把,因為使用它們更容易發現魚卵。


孵化魚卵
不要擔心如何處理美達卡的魚卵!只需在晚上從繁殖缸中取出產卵拖把,然後輕輕把水稍微瀝乾。如果一切順利,你應該可以在毛線之間發現魚卵。它們的直徑小於 1.5 毫米,而且幾乎是晶瑩剔透的;任何乳白色或白色的卵都是沒有受精或是死卵。
可以用兩根手指一次取下一顆魚卵。如果一切正常,它不應該會破裂。我通常會使用容積為 1-4 升的塑膠容器,裡面裝滿水族箱裡的水來收集魚卵。嘗試在水中晃動魚卵。卵上面會有細密的鉤狀物,所以有時你必須把它夾在你的手指之間才能放到底部。
在日常監測期間,通過透明卵膜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魚苗的發育。孵化時間取決於孵化的水溫,在僅僅 5 mm長的魚苗破殼而出之前通常需要 6 到16天。孵化初期,魚苗身上仍殘留者卵黃囊,但幾個小時後便會去尋找食物。

壽命
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我們鮮豔的青鱂壽命也很少超過兩年,但這也適用於許多其他觀賞魚。稻田魚以高繁殖率和異常快速的生命週期來做為賭注。因此,我看到我的美達卡後代中出現的第一隻抱卵雌魚是在她第三個月大時。隨後她們會連續幾個月每天產卵,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空間,就會有源源不絕的魚苗。
青鱂魚已經在亞洲流行起來,可望進入北美和歐洲的水族愛好市場。牠們飼養容易、嬌小的體型,和有趣的繁殖行為成為初學者的理想選擇,而經驗豐富的業餘愛好者也可以享受到保持數十種品系的迷人基因和挑戰。來為美達卡騰出些空間吧!

#本文同時刊載於《Amazonas》2018 年11 / 12月號,經作者授權翻譯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