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儒雅的水中紳士──紅尾大企鵝

如果說到「企鵝燈」,大家可能會直接聯想到身上黑白兩色的「小企鵝」,但是有一群魚種長得就像是小企鵝燈的拉長版,牠們被稱為「大企鵝燈」。

半齒脂鯉屬(Hemiodus)魚種從體側延伸至尾鰭的帶紋表現,可能有助於牠們在群體行動時,能夠迅速辨識同伴並混淆掠食者的視線

  在觀賞魚市場中,我們通常會將歸類在半齒脂鯉科(Hemiodontidae)中的魚種,稱為某某大企鵝。之所以被稱為「企鵝」,還是與那條從後半體軸一直延伸至尾鰭下葉的黑色帶紋脫不了關係,尤其是半齒脂鯉屬(Hemiodus)中的魚種多半都具有這種體紋特徵。和小型的企鵝燈類似,這樣的體紋表現可能有助於牠們在群體行動時,能夠迅速辨識同伴並混淆掠食者的視線;此外,從現有的魚種身上似乎也可以觀察到,體型越小的種類,身上這種「企鵝狀條紋」也越顯著。

曾經輸入國內的半齒脂鯉屬魚種,從上而下依序為:紅尾大企鵝(Hemiodus gracilis)、黑尾大企鵝(H. unimaculatus)、皇帝大企鵝(H. thayeria)和斑馬大企鵝(H. quadrimaculatus

大企鵝有哪些

  「半齒」脂鯉科中的魚種由於下顎缺乏牙齒而得名,當中包含五個屬:Anodus(無牙脂鯉屬)、Argonectes(懶齒鯉屬)、Bivibranchia(鰓脂鯉屬)、Hemiodus(半齒脂鯉屬)、Micromischodus(小柄齒鯉屬)。其中曾經輸入台灣的種類有:懶齒鯉屬中的白金大企鵝(Argonectes longiceps)、鰓脂鯉屬的佛勒魚雷鉛筆(Bivibranchia fowleri、半齒脂鯉屬的紅尾大企鵝(Hemiodus gracilis)、黑尾大企鵝(H. unimaculatus)、斑馬大企鵝(Hemiodus quadrimaculatus皇帝大企鵝(H. thayeria等等。相較於其他中小型的燈魚來說,該科所有的魚種都很冷門,當中較常見、也最具代表性的種類,就屬半齒脂鯉屬中的紅尾大企鵝了!

「半齒」脂鯉科魚種由於缺乏下顎齒而得名,圖為紅尾大企鵝吻部特寫
懶齒鯉屬中的白金大企鵝(Argonectes longiceps)及其吻部特寫
當初以「佛勒魚雷鉛筆」之名販售的鰓脂鯉屬魚種--Bivibranchia fowleri ,其實應改稱「佛勒魚雷企鵝」較為恰當

大企鵝燈的代表種

  紅尾大企鵝通常以野生魚的形式,從南美洲的巴西或哥倫比亞進口(近幾年來多從哥倫比亞輸入),輸入情況並不穩定,偶爾才會在水族館中見到牠們。雖然剛輸入的個體體長多半介於 6-8 cm 之間,但牠們卻是一種體長可達 15-18 cm 的中型脂鯉:體型細長流線,全身覆蓋著銀白色的鱗片,在光線的折射下會隱隱透出淡綠色光澤,不僅氣質出眾,下尾鰭外緣的那道紅線更是畫龍點睛!

輸入自哥倫比亞的紅尾大企鵝

  紅尾大企鵝會由於分布地區的不同,而在外觀上略有差異,特別是下半尾鰭的紅色強度。早期來自巴西的紅尾大企鵝被認為是最漂亮的類型,在野生進口的個體當中,有部分在尾鰭下葉會呈現白色,而這類個體也被稱為白尾大企鵝。雖然尚未經過科學研究,但是所謂的「白尾」大企鵝,有很大的可能只是性別差異,也就是牠們只是紅尾大企鵝的雌魚而已。近幾年來所輸入的紅尾大企鵝較多來自哥倫比亞,紅尾和白尾之間的差異似乎就沒有那麼顯著。

 

企鵝鴨嘴燈

  所有的半齒脂鯉屬魚種多半棲息在河流和湖泊中,牠們常以小群體的形式巡游,以小型生物為食。然而生活在委內瑞拉的紅尾大企鵝中,常會有一種長相相似的大型脂鯉與之混泳,在哥倫比亞輸入的野生紅尾大企鵝中有時可以發現到牠們。

和委內瑞拉產的紅尾大企鵝在野外混棲的企鵝鴨嘴燈(下方),身分可能是 Curimata ocellata Anodus orinocensis

  這種脂鯉由於嘴中無齒、嘴型扁平,因此稱其為「企鵝鴨嘴燈」。德國的水族貿易商 Aquarium Glaser 認為牠們是同科中的另一種大型無牙脂鯉──Anodus orinocensis,但筆者認為其嘴型與小型的鴨嘴燈(Curimatopsis spp.)更為相似,因此更有可能是 Curimata ocellata 這種成體可達 25 cm 的無齒脂鯉。企鵝鴨嘴燈和紅尾大企鵝在外觀的極高相似度是一種擬態行為(Mimicry),兩者長得雖然非常相似,但是企鵝鴨嘴燈是一種附生藻類食性(Aufwuchs eater)及濾食性魚類,且游姿呈現水平狀態,而非頭部略為朝上。

  企鵝鴨嘴燈在野外可以藉由混泳於紅尾大企鵝中來獲得庇護,但在人工飼養環境中可能會因為前者的行動較為緩慢,而在食物競爭上居於劣勢,進而導致其日漸消瘦及營養不良的窘境,因此在餌料投餵上需更加費心,如果可以的話,將其與相同食性的鴨嘴燈混養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企鵝鴨嘴燈是一種附生藻類食性(Aufwuchs eater)及濾食性魚類,在餵養上須格外費心

 

飼養

  紅尾大企鵝是一種美麗且溫和的中型脂鯉,可達 15 cm 的體長使其在水族箱中相當具存在感,但由於牠們游速很快,因此應飼養在長度 120 cm 以上的大型水族箱中,水溫維持在稍高的 26-30 °C。牠們在還未完全適應環境前,很容易受到驚嚇而衝撞缸壁或躍出缸外,最好一次飼養 6-8 隻以上的個體以增加其安全感,並在水族箱上方加裝上蓋,在夜間點一盞小燈有助於避免牠們在這段期間受傷。水質參數對於紅尾大企鵝的飼養並不是非常重要,但是最好將 pH 值維持在 6.0 – 7.5 之間的軟到中等硬度水質。

  紅尾大企鵝的競爭力不強,所以絕不能與粗暴的大型魚或大型掠食性魚類混養。適合混養的魚種,可以挑選同樣原產於南美洲的中大型加拉辛如銀板類;南美慈鯛如神仙魚、食土鯛、畫眉、菠蘿,或是底棲的鯰魚如異型魚、鼠魚等魚類。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水族箱變得過度擁擠,盡量在水族箱前半部保留一些可供其游動的開放空間。

紅尾大企鵝是群居性魚類,需要成群飼養以降低其戒心

  此外,本種也可以和水草共存,如果你不想水草缸被色彩豔麗的燈魚喧賓奪主,紅尾大企鵝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需要解決魚隻可能會不小心跳出缸外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紅尾大企鵝的人工繁殖行為被介紹,不過牠們很可能和多數脂鯉一樣為撒卵型繁殖方式,有機會飼養的魚友們不妨嘗試一下。

 

魚隻提供紅鱗水族、華洋水族貿易、萬沃水族貿易

延伸閱讀一群離不開水中的企鵝-企鵝燈家族

參考文獻https://www.aqualog.de/blog/hemiodus-gracilis-guenther-1864/

Flair Wang

Flair Wang

由於對水族的熱愛,退伍後進入水族貿易公司工作,從事魚場管理、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多年。隨後任職於威智文化科技出版有限公司,擔任《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Aquazoonews)》攝影編輯一職,之後升任執行編輯和主編。現為《Fishbook非魚不可》的校長兼撞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